鑒寶秘術

第四七五八章 唐陵(2/2)

    這也算是一份真心吧。

    “張老師喜歡就好,不如我們探討一下翡翠方麵的事情吧?”

    這三人來找張元,目的就是上門求教的,又怎麽會錯過這個機會呢。

    於是,張元將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幾乎傾囊而授。

    他不是一個氣的人,有些東西,也帶不到墳墓裏頭去。

    這三位又是翡翠圈子裏的專家,教給他們,不會虧的。

    大約聊了有三個時,到了飯點。

    三人又跟張元的家人一起吃了一頓最豐盛,甚至可以最奢侈的家宴。

    這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送走了三位專家,張元又回到了自己感覺最舒適的後院。

    那裏是他和柳夢尋的愛巢。

    兒子跟女兒已經睡了。

    他跟柳夢尋坐在客廳裏,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聊著未來的計劃。

    在家裏的這段時間,張元著重研究了一下富城乃至周邊的古代墓葬資料。

    自古以來,陝州都是兵家必爭、多朝古都必選之地。

    而富城位於陝州境內,處於關中平原地帶。

    不僅地勢好,而且正好是陝州的咽喉地帶。

    所以埋葬在這裏的基本都是曆朝曆代的帝王將相。

    論起帝王墓,恐怕全國任何地方,也沒法跟陝州相比。

    光是富城,唐這一代,就埋葬了足足八位皇帝。

    所以也被稱之為唐八陵。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因為缺少保護,唐八陵現在大部分都處於荒廢狀態。

    尤其定陵非常可惜,幾乎成了一堆荒草。

    唐中宗定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富城鳳凰山的獅子窩村北,南距縣城約十三公裏。

    李顯曾改名哲,又複名顯,為唐高宗,李治第七子。

    公元710年十一月安葬定陵,諡為孝和皇帝,廟號中宗。

    鳳凰山由東西相連的三座山梁組成,正中南麵的山梁凸出,石呈墨青色,恰似鷙鳥奮飛,故名鳳凰山。

    在正中山梁鑿石穴為墓,並按乾陵的製度,鑿石雕各種石像。

    原有石刻50多件,已經戰亂及附近居民盜石材鑿器,陵園及四門石刻幾乎被洗劫一空。

    現僅有南麵一個石獅、一對石人比較完好,東門及北門雖然:有石獅、石馬,但都殘破不堪。

    而且沒有王賓立像,那些乾陵中具有現實意義的陳設完全沒有,剩下的隻有如同模製的石人,石馬之類的雕像。

    定陵也有一通無字碑,其高大不亞於乾陵,但遭到了破壞,被鐫作7個碾地滾子,雖然沒有留下尺寸記錄,但從改鐫的這個數字足以明它高大的程度。

    它與當時的政治沒有什麽聯係,隻能看作是旌飾陵墓之物,而後代帝陵又沒有沿用,就隻能看作是陵製中的一點差異。

    定陵亦有陪葬墓,陵園周圍0公裏,有節閔太子重俊,五位公主:宜成、長寧、成安、定定、王同皎及永壽韋鑼。

    八個陪葬墓皆為皇族,反映了唐室的衰微,統治階級皇族內部不穩,君臣之間離心離德而激起的怒人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