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六七零章 無雙譜(2/2)

    總之,“無雙譜”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廣為士大夫階層和民間人士所喜愛,這件民國粉彩無雙譜人物紋方瓶則以瓷器粉彩畫的形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了這種傳統文化,值得今人觀賞、品味。

    當然了,東西再好,終究不是清三代的粉彩,所以這價錢自然不怎麽高。

    “這個東西是三件裏麵最便宜的,最多價值五六萬人民幣,倒也不錯了。”

    看完之後,張元笑著道。

    “這麽,另外一個瓷器很珍貴了?”

    柳若寒問道。

    “那是自然,要知道,這可是一件西晉越窯青釉瓷盤口壺!

    青釉瓷是在東漢晚期江浙省上虞仙壇率先成功燒製。

    首開越窯青釉瓷發展之先河。

    三國時期,瓷器的造型和裝飾基本上承襲漢代,較多地吸取了陶器、銅器、漆器等的形製和紋飾。

    如壺,壺與漢代陶壺及原始瓷壺相同,盤口較淺,肩部設半環形係耳,下腹內收,平底。

    有的肩部刻劃弦紋、點紋等。

    此時盤口與底部者較,重心在上部,傾倒食物比較費力,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

    西晉時期,隨著製瓷技術的提高,製作更加精巧。

    瓷胎比前期稍厚,為避免由此產生的厚重感,工匠們有意將器物的口沿做薄,盤口壺多淺盤口,盤口加大,粗短頸,最大腹徑偏上,底部加大,器型與前相比顯得穩重端莊。

    這件西晉越窯青釉瓷盤口壺,目測高0厘米,口徑1.5厘米,腹徑.5厘米,底徑10厘米。

    淺盤口,口沿較薄,粗短頸、溜肩、球腹、平底,肩部有對稱的雙係。

    肩部飾斜方格紋,上下為聯珠紋,雙係上飾葉脈紋。

    胎淺灰,質地堅硬,胎釉結合緊密,通體施釉,釉色呈青綠色。

    盤口壺是現在人的叫法,當時可能不叫壺,而叫瓶。

    1954年洛城西效東漢墓出土一件陶罐,形製與盤口壺相似,其器身上寫有‘解注瓶’字樣,用途為酒器。

    盤口壺在三國時的盤口和底都較,肩、腹部大,重心在上,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

    兩晉以後盤口加大,頸增高,腹部變長,重心向下,底部擴大,給人一種穩重感,為了提取方便,從雙係、雙覆係,發展到六係、八係、十二係等。

    如鎮江陽彭山磚瓦廠東晉墓出土一件甌窯青釉八係盤口壺,盤口,口稍外侈,短頸,溜肩,鼓腹,腹下漸收,平底。

    盤口底沿設雙係,肩部分設六橋形係,對稱均衡,是為穿繩懸提時更加穩定而不晃動所設。

    江浙越窯在東漢燒製的瓷器是由原始瓷演變而來,因此在製作上都與原始瓷頗為相似。

    三國吳時期越窯窯址在上虞縣發現三十餘處,比東漢時期的瓷窯址增加到四、五倍。

    越窯窯址絕大部分分布在曹娥江中遊兩岸的山腳下,瓷土和燃料充***通便利,促使越窯瓷器生產得到迅速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