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五六零章 椰殼椰蒂也有妙用(2/2)

    張元哈哈笑道:“那可就錯了,手串的材料很多,可不光是檀香。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椰子隻是來自中國南海的一種熱帶水果而已,但是對於文玩迷來,椰子堅韌卻細膩的材質可以做成盤玩的珠子和隔片。

    冬不涼手,夏不畏汗,適合一年四季盤玩的椰殼椰蒂一直深受玩友們的喜愛。”

    展飛好奇地問道:“都是椰子身上的東西,椰殼與椰蒂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麽區別呢?”

    張元答道:“顧名思義,椰殼就是椰子的外殼,麵積大,材料多,一個椰子渾身上下都可以取材。

    椰蒂是椰子和椰子樹之間連接的地方,又叫做‘滿貫菩提子’,也有人叫做椰子木。

    椰殼料很簡單,各種種類的椰子都能取殼,這就導致了椰殼佛珠的質量不一。

    有的很不錯,有的料真的很糟,即使都經過相同的工藝,好的椰殼還是會亮、致密一些,而不好的椰殼會發糟,顏色很暗。

    椰殼的密度較低,棕眼棕線讓它看起來自帶滄桑感。

    一件好的椰殼成品一般為細棕眼棕線,不能帶有白皮,無裂無坑。

    椰蒂雖然密度和品相都比椰殼好不少,但由於取材的缺陷,因而存在棕眼棕線、疤痕等問題,想要用椰蒂做出大件的寶貝很難,費時又費料。

    正因為如此,好的椰蒂很難得,帕梅拉的這個手串裏頭那個椰蒂珠子就相當不錯。

    原色椰殼顏色呈棕色,同時由於椰殼是從圓形椰子上取下來的,棕線往往是橫向的,而且成品表麵有肉眼可見的坑眼分布。

    原色椰蒂整體顏色接近黑色,但又並非全黑。

    椰蒂是豎著生長的,跟整體圓形的椰子殼本身是相對獨立的部分,棕線往往是豎直的。

    棕眼呈點狀或斜線、豎線分布,排列不均。

    成品表麵坑眼稀少,整體效果平滑。

    你們看,兩者的區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椰殼取材於椰子外殼,受厚度限製,所以椰殼成品一般厚度不會超過6,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厚度6以上的椰珠基本都是椰蒂料了。

    同時椰殼的厚度與價格成正比,7厚度的椰殼念珠可以稱得上是高端產品了。

    椰蒂雖然產量少,但比椰殼厚實,所以椰蒂多製作成佛珠。

    且椰蒂製成的佛珠一般較厚,這一點是椰殼料無法比擬的。

    椰殼取材原料除了常見的南海椰殼之外,其餘椰殼多來自尼泊爾、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地,椰殼顏色呈深棕色,棕眼較少,金線較細,密度高於中國南海椰子殼。

    南海椰殼確實占據椰殼市場70%的份額,它的特點是棕眼大、金線粗,密度進口椰殼略差,從製作時下料的速度上即可看出。

    你們阿三國也出產椰殼,隻不過椰子個頭很,椰殼也很薄,取材基本都於等於4,很難出念珠所需厚度5以上的原料,所以隻能做椰殼隔片。”

    “這個要怎麽選啊,跟紫檀手串道理一樣嗎?”

    帕梅拉好奇地問道。

    得到了這個椰殼手串,帕梅拉自然想要把這東西搞清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