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四四八章 孫月文(二)(2/2)

    這事兒沒法一個人單幹,因一個人顧不過來,一個人挖坑,一個人要放風和清土,一個進入墓室,如果發現有值錢的東西,另一個人在上麵接取物品,兩個人合作才行。

    按照不成文的行規,合夥者多有血緣親戚關係,但父子關係者較少,因為畢竟這是不光彩的事。

    有血緣關係則是為了防止謀財害命。

    至於人數,專業的盜墓團隊人數不會太多,人數太多,除了容易暴露目標之外,人多嘴雜,各懷私心雜念,很難成事。”

    “按行有行規,這一行應該也有規矩吧?”

    為了更好的跟盜墓賊接觸,張元當時很想從這孫月文的嘴裏多套出點信息來。

    孫月文道:“盜墓有個行規是‘不見土,不見坑,不見屍’。

    不見土,指掘墓的土不能成堆,必須填回坑裏;

    不見坑,指不能出現明顯盜洞,引人懷疑;

    不見屍,就是走的時候還要把棺材蓋子蓋好,尊重逝者。

    如果是墓,不會費多大工夫,用幾個晚上就能挖開,取出隨葬品,然後把墓恢複原樣。

    如果是大中型墓,一時半會兒不能進入墓穴,便以種地為名,在周圍種下糧食作物,然後再花幾個月時間慢慢挖掘。

    或者在墓地邊上建一個房子,掩人耳目,然後從屋內挖地道通向墓室內,從外麵看,一般人什麽也看不出來。

    還有個行規就是‘不動皇陵,不出人命’。

    最後一個行規就是,要對家人保密,因為這畢竟不光彩。”

    “規矩倒是不多,你們怎麽幹的,能給我嗎?”

    “本來這種事兒是不能告訴你的,但我已經給媒體記者過了,也就不在乎了。”

    孫月文咬了咬牙道:“一個團隊一般5個人。

    開工時,一般由年齡較大、經驗較豐富的人帶頭,這個人一般懂風水或堪輿,其他三四個人按照開車、放風放哨、探測和挖掘等分工‘各司其職’。

    如果盜掘的是古墓,能夠判斷土層是生土還是熟土的人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是熟土,就表明下麵有東西。

    選定盜掘區域後,一般會在白‘踩點’,淺層的用金屬探測儀,深層的用洛城鏟。

    晚上開挖,亮收工。

    挖出來的東西必須立刻用塑料袋包起來防止氧化。

    ‘新手’挖到東西後,一般會找‘圈內人’作為‘中間人’倒手給‘下家’,中間人會得到10%左右的提成。

    等到你做的時間長了,就會有‘下家’主動聯係你。”

    “聽起來還真是挺複雜的,我看過一本叫《鬼吹燈》,你們打開墓穴前會不會像中寫的那樣先點支蠟燭,看墓裏有沒有氧氣,防止窒息死亡?”

    孫月文點頭道:“這是必需的。

    因為很多墓穴長期封閉的話,裏麵除了氧氣稀薄外,還會有瘴氣,很容易中毒,進入封閉的墓穴,一般都會戴著口罩,裝備精良的,他們還佩戴有防毒麵具。”

    “通過地下的土辨別出墓是哪個朝代的?”

    孫月文笑道:“這是基本功而已,沒什麽了不起的,更厲害的人大有人在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