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四一四章 跳蚤市場之瘋狂石頭(二)(2/2)

    每次去潘家園舊貨市場,張元都去逛那幾家賣硯台的店鋪。

    記得一次周末去逛,發現一個佛手造型的老端硯,一看就喜歡上了,因為是老坑,年代是清代,必須得拿下。

    該硯體型碩大,長度足有0多公分,抬著非常壓手,造型古樸,雕工精細,硯台的硯額部雕刻著非常精細的瓜葉,連葉子的筋脈都看得一清二楚。

    下部雕的是寫意的佛手,硯台的背麵全部是滿工的麻坑,硯堂上有一道貫穿的冰紋。

    佛手這種造型最早明代就開始入硯,清代更是非常常見,寓意著長壽吉祥,所以多為文人墨客所喜用。

    一番討價還價,600元抱回家。

    然後送給了外公。

    外公喜歡得不得了,因為在市麵上非常少見,所以成為他老人家端硯收藏的第一“重器”,舍不得用,找“元亨利”家具廠的老師傅配了大盒,時時把玩。

    曆代文人、書畫家多有愛硯之人,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不僅留下了“米顛拜石”的故事,硯台收藏也留下了不少段子。

    米芾對硯石很有研究,曾寫下《硯史》一書。

    據,米芾愛硯幾達顛狂地步。

    一次,宋徽宗召米芾來,令他“書一大屏”,並指定要用禦案上的端硯,米芾接過文房四寶,一揮而就,字字珠璣,獲得滿堂喝彩。

    米芾趁機捧著端硯,跪著對宋神宗請求:“皇上,這硯您已經賜給臣用過了,現在不能夠忍受再進給皇上吧?”

    宋神宗聽後,哈哈大笑,便將這塊珍貴的端硯賞給了米芾,米芾捧著端硯,手舞足蹈,餘墨沾汙袍袖也在所不惜。宋徽宗見狀,對蔡京:“顛名不虛得也。”

    清代的紀曉嵐對古硯是相當癡迷,曾用“九十九硯”作書房齋號,足見其愛硯之深。

    紀曉嵐,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硯譜》。

    紀曉嵐收藏的硯很多,每方硯上都愛題刻硯銘,或讚硯,或記事,或抒懷。

    他留下的硯銘可謂豐富多彩,雖寥寥數語,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在一方形似荷葉的隨形硯上的銘文為:“荷盤承露,滴滴皆圓。可譬文心,妙造自然。”是在讚硯之隨形自然之美。

    在另一方竹節硯上銘文寫道:“介如石,直如竹,史氏筆,撓不屈。”此處則是以硯比人。

    還有一方硯銘文:“餘與石庵(劉墉)皆好蓄硯,每互相贈送,亦互相攘奪,雖至愛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為意也。”講述了他與劉羅鍋的一段共同雅好。

    乾隆爺更是古硯的發燒友,收藏古今名硯上千方,並編了一本《欽定西清硯譜》。

    清內府藏硯頗多,包括流傳自前朝各代的與本朝的收藏,陳列於乾清宮東暖閣,乾隆皇帝認為所藏硯台年代久遠卻無記錄,若遺失可惜,遂於乾隆四十三年命內廷侍臣於敏中等人甄別優劣,作成圖譜,厘為二十四卷,此譜圖文並茂,勾摹具精,收錄了乾隆皇帝鑒藏的硯品40件,是一部重要的硯史圖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