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三五章 鬥寶(三)(2/2)

    張元淡淡道:“很多人可能以為燈具離不開玻璃和銅,但卻不知道,其實一盞台燈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材料製作的。

    材料的不同,也能顯示出台燈的價值。

    這個台燈恐怕是三盞台燈之中最昂貴的一件了。”

    “什麽是玳瑁?”

    普蘭迪忍不住問道。

    對於不熟悉古董和珠寶的人而言,玳瑁這個詞兒,顯得非常陌生。

    張元笑了笑道:“玳瑁白了,就是一種特殊的有機寶石。

    其實很多文化中都有玳瑁工藝品的使用。

    我們中國漢代的著名詩篇《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

    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中有記載:‘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誇楚,為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這段話的大意是趙國平原君使臣出使楚國時,為向春申君炫耀而頭戴玳瑁簪身配鑲有珠玉的佩劍。

    結果見到春申君的三千門客時,人人皆腳穿鬥大珍珠鑲嵌的鞋見客,這表明在中國的戰國時期,玳瑁飾品已經是很普遍的男子飾品。

    在唐代,玳瑁曾用於製造錢幣——開元通寶,出土於中國法門寺真身寶塔地下藏宮,非常寶貴,全世界僅有1枚。

    我一直想要得到,隻可惜卻沒有機會。

    玳瑁鱗片,質地晶瑩剔透,花紋清晰美麗,色澤柔和明亮,用它做成的工藝飾品光彩奪目,寶氣華盛,品位高貴典雅。

    在東方人眼中,玳瑁自古以來就是吉祥長壽、辟邪納福的象征,深得曆代皇室貴族、富豪人家乃至廣大民眾的喜愛。

    唐代女皇武則就曾使用過玳瑁手鐲和耳環等;

    宋代人對玳瑁更是喜愛有加,曾仿照玳瑁殼的花紋和色澤,創燒出漂**真的玳瑁斑黑釉瓷;

    明清時期,玳瑁製品的使用似乎更為普遍。

    上至宮中後妃所戴首飾,下至文人雅士的書房文玩,諸如插屏、花瓶、香薰、筆筒、筆杆、印盒、眼鏡盒、眼鏡架,乃至歌伎舞女所用的手鐲、扇子、脂粉盒等,均有用玳瑁製作者。

    雖然玳瑁器易蛀,在博物館中仍能看到清代慈禧太後和嬪妃日常所用的梳子等物品,以及明末清初董宛遺留下的玳瑁桃花扇,均很精美,為稀世珍寶,而故宮博物院中也收藏有一些玳瑁製作的工藝品。

    在你們西方,玳瑁被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用於製作梳子、刷子和戒指等首飾,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人會將玳瑁鑲嵌在家具上。

    漢代遺址和努比亞人統治時代的埃及古墓中就曾發現過很多精美的玳瑁器。

    在日本,各種龜鼈當中隻有玳瑁的殼被日本人用來製作飾品,因此日語中將玳瑁殼稱為‘鼈甲’。”

    “你子可以啊,竟然知道這麽多,你到底以前是幹什麽的?”

    普蘭迪笑著問道,但這笑容之中,多少蘊含了幾分警惕。

    畢竟張元知道那麽多事兒,過去肯定不會是一個普通人,更不可能是一個混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