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一三章 帝王瓷器(2/2)

    此時,幾案上的侍女頭部略傾,看著因疲憊和驚嚇而低飛於地麵上的蜻蜓,雙手對著正嬉戲追逐蜻蜓兒童輕搖,顯然是要兒童停止追逐,讓蜻蜓得以喘息片時,形象生動,一種女性的慈愛之心溢於畫端。

    溜腹下收,繪一圈藍色回紋,格調素潔淡雅,與溜肩處明豔的色彩上下呼應,烘托了主題畫麵氣氛。

    此器物形製規整大氣,胎釉釉麵瑩潤,細膩勻白,畫麵融合了中國工筆重彩的構圖與技法,線條工細流暢,色澤柔和淡雅又鮮亮明快。

    畫麵風格簡潔舒朗而近於寫實,尤其是人物的刻畫生動傳神,侍女的嬌羞愛憐風韻逸致,童子的真活潑純真自然,服飾、神態各依身份,惟妙惟肖,妙趣橫生。

    當他們被刻畫在號稱“文房第五寶”的水盂上時,令人賞心悅目,為書房增添了不少情趣。

    “嗯。”

    張元許久才有些戀戀不舍地將東西放下。

    然後目光又投向了另外的瓷器。

    居然有兩件是永樂年間的瓷器。

    明代永樂年間,帝都謹身、華蓋、奉三大殿被大火燒毀,正統六年三大殿重建工程完成。

    太監王振命令景德鎮為大殿燒造青龍白瓷缸,因缸大而且壁厚,屢燒不成,三大殿前的陳設便以銅缸代替。

    而幾十口有裂痕的龍缸則被打碎掩埋在禦廠西圍牆下,直到1988年被考古工作者發現,青龍白瓷缸才得以重見日,現陳列在龍珠閣展廳。

    永樂年間,當然是白瓷為最,不過青花瓷器倒也不差。

    這箱子中的兩件,就是青花瓷器。

    其中一件是青花纏枝蓮紋梅瓶。

    瓶口,圓唇,短頸,豐肩,圓腹下收。

    通體青花裝飾,肩部飾忍冬紋,腹部繪纏枝蓮紋,脛部為析枝花卉紋。

    蓮花在佛教藝術中被奉為“佛門聖花“。

    宋周敦頤“愛蓮“謂:餘獨愛蓮之出汙尼而不染,稱譽蓮花清高聖潔的品格。

    蓮花是我國瓷器上典型的裝飾圖案,自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

    明代瓷器上蓮花紋多種多樣,有纏枝,折枝,串枝等形式。

    此器造型雋秀,胎體輕薄,胎質潔白細膩,釉麵光潤,青花采用“蘇麻離青“料,色調清雅明朗,紋飾描繪盤曲迂回,瀟灑自然,線條舒展柔美,為永樂青花瓷的代表作。

    既然是代表作,那自然是價值不菲的。

    雖一提錢,這任何東西似乎都變得俗氣了起來,可是不提錢又不行。

    張元今做的這筆生意,本身就是以物易物,而以物易物的關鍵就是價格要基本相當才行。

    不過估計要達到那個程度,不太現實。

    畢竟英王權杖光是上麵的寶石就被估價數十億美金呢。

    更不要那權杖本身所代表的意義。

    張元想的是,能夠盡可能多地從英王室手中弄到一些東西。

    就算價值實在無法對等,但對他而言,卻依然是巨大的收獲啊。

    畢竟英王權杖根本就是白來的,到不會覺得不劃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