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一一章 龍袍(2/2)

    展飛看到英國人手裏的東西,不由皺了皺眉道:“這幫孫子竟然敢拿假東西糊弄人,連我都知道龍袍是黃色的。”

    “展飛,別亂來,你別的事兒辦的不錯,可就是這對古董的了解實在太少了。

    我們都聽過‘黃袍加身’的故事: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給他披上黃袍,擁立他為子。

    從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可以看出當時黃色的‘龍袍’已經成為了皇權的象征。

    不過,除了宋太祖之外,趙匡胤之後的很多皇帝穿的龍袍都是紅色的,這一點我們從流傳下來的宋徽宗和宋高宗的畫像就可以得知。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古代皇家講究五行承運的學,宋朝是火德,火對應的顏色為赤色,因此宋朝皇帝的龍袍一般用紅色。

    實際上,最早服紅色龍袍的皇帝,還要追溯到漢文帝。

    漢文帝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穿黃色龍袍的皇帝。

    不僅如此,他還是最早穿紅色龍袍的皇帝。

    此後晉朝、宋朝的皇帝均服紅色龍袍。

    不僅如此,明朝人也酷愛紅色,明朝崇尚火德,火就是紅色,而且明朝的皇帝姓朱,朱也是紅的意思,所以明朝就以紅色為正色。

    實際上,明朝的皇帝不像電影裏那樣總是穿著明黃色的龍袍,明朝的龍袍有素色(白色)、玄色(黑色)、黃色、赤色等,是以五行代表色為基準的,這四種顏色的龍袍都是正式的龍袍,皇帝上朝時都可以穿。

    到了清朝,皇帝的龍袍開始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

    由於曆史因素,目前存世的龍袍,以清代龍袍居多。

    清代宮廷服裝是中國頂尖的織工藝人設計、製作的,不僅運用了金銀線,還把孔雀羽毛與絲線織在一起,做工、顏色搭配無可挑剔。”

    “不是吧,龍袍還真有別的顏色。”

    展飛撓了撓頭,無奈苦笑道:“對不住了張哥,是我不學無術了。”

    張元笑了笑,並不怪他,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展飛有展飛的長處。

    你還真不能要求他什麽都擅長,那也太難為他了。

    “張哥,那龍袍值多少錢?”

    展飛問道。

    雖然這問題問的很俗氣,不過卻是這一次交易的關鍵。

    通常情況下,一件龍袍的製作需要三四個人同時進行,而且至少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完成。

    目前國內最大的龍袍收藏單位是北京故宮,有萬餘件皇家袍服。

    民間收藏的龍袍本身體量就很少,因此在拍場上往往屢創新高!

    006年,一件罕見的乾隆鑲珠龍袍,在香港蘇富比曾以1468萬元成交,成為當時清朝織繡拍賣紀錄。

    008年,一件缺少馬蹄袖、袖子和雲領的清代雍正龍袍在嘉德也曾以69萬元成交!

    即使是這樣的成交價格,在業內人士看來,依然不算高。

    “英國人手裏這件龍袍,竟然是宋代的,能保存到現在,簡直太不容易了,畢竟現在的龍袍,多數都是清代,畢竟布匹的存世時間實在有限,

    這東西最起碼價值一個億!”

    張元分析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