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零九章 廣交朋友,漏兒自然找上門來(1/2)

    張元一直認為,現今“撿漏”概率很,他也喜歡去花鳥市場逛逛看看,但那裏的真品很少,精品基本看不到。

    如果抱著‘撿漏’的心理,想一夜發財、暴富,就很容易上當受騙。

    張元給奧爾默和卡爾洛特提起了一件事,005年,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創下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市場上的最高拍賣紀錄後,元青花一下子火了。

    寧城一名收藏愛好者隨即展示了他在深山裏收到的幾十件元青花,看起來品相極佳,但許多專家認為那些不是真品,因為文物考古學術界普遍認為,元青花存世不多。

    很多收藏愛好者也認為,市麵早已無漏可撿。

    張元認識一個人,早期也到花鳥市場之類的地方看東西,多年前還花了幾萬元在北京購買了一個瓷罐,結果被證實是贗品。

    收到假東西對剛踏入收藏領域的人來是常見的事。

    許多人玩收藏僅僅是出於興趣,他們不懂文物,沒有眼力,也不去學習。

    張元經常看到一些收藏愛好者不了解文物常識就收回一大堆所謂的“寶貝”。

    書畫、瓷器以及銅器類是造假“重災區”。

    張元曾經就遇到過一個類似的典型例子。

    家住西廣崇左市的李老伯在兩位家人的“護衛”下,將0幅書畫作品、件銅器扛來帝都找人鑒定。

    據家人透露,這些均是李老伯幾十年來網羅到的精品。

    隻見李老伯心翼翼地將他的寶貝擺上鑒定台,結果被一一“駁回”:畫卷無一真品,且超過半數是印刷品。

    許多收藏愛好者連印刷品和手寫畫作都分辨不出。

    現在的書畫仿品做得很精巧,畫作部分是印刷並做過特殊處理的,題款部分是手寫的,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很難分辨真假。

    而李老伯帶來的銅器也被全部判為現代工藝品,其中一個重15公斤的銅鼎底部印有“陳瀛家藏”四個字,其“陳”字為簡體字。

    張元對此哭笑不得。

    雖然有簡體字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是贗品,但即便是古代的簡體字,也是有特例的。

    “你們兩個真要想玩收藏,長眼力最重要,收藏愛好者一定要多看展、多看書、多學習,經常和專家交流。”

    張元看向奧爾默和卡爾洛特道。

    他一起自己擅長的東西,就顯得特別興奮,仿佛有不完的話似得。

    張元有一個姓蘇的朋友,在收藏界頗有名氣,而他就得益於“多逛博物館、多看書,經常與專家、收藏同行交流”,從踏入收藏領域至今,他沒有走太多的彎路。

    蘇先生於005年臨近退休時才開始收藏,其藏品——清代湯貽汾的山水畫在009年央視《尋寶·走進寧城》活動中獲得“寧城十二大民間寶物”。

    蘇先生認為,廣交收藏界朋友,多向專家請教交流,對提高收藏眼力、水平作用非常大。

    沒有人可以做到麵麵俱到,甚至專家也可能在不熟悉的領域“打眼”。

    咱們國家很多城市都有收藏協會,有很多誌同道合的人,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學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