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二四三章 目標倫敦(2/2)

    張元就親眼見到了這裏有賣來自陝州的肉夾饃。

    他吃了一下,味道還不錯,雖然跟老家的口味有很大差異,但是並不難吃。

    以前就有人過,張元這張嘴,隻要是能吃的飯菜,估計都會覺得美味。

    手裏拿著吃,張元在街上閑逛著。

    他的影子屋裏頭放了大量的現金,當然有歐元,也有英鎊。

    這些錢當然是為了更容易去購買一些件的東西。

    英國這地方,無現金支付還是比較麻煩的,要用到信用卡。

    可他剛來英國,哪裏來的信用卡啊。

    隻能是用現金了。

    麻煩歸麻煩,可有影子屋的他,倒是不在意這些,隨著他最近地氣的見長,影子屋的容量也明顯變大了很多。

    就算裏麵裝納大量的東西,也沒關係。

    如果單純放錢的話,拿紙幣來,最起碼也能放得下美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吧。

    隻可惜放這麽多錢也沒什麽利息。

    存在銀行裏還能賺點。

    但那點利息,對張元而言實在沒什麽意思。

    他寧願讓自己方便一些。

    這一路走下來,可以看到,有許多中國瓷器的攤位,上麵擺放著很多精美的外銷瓷。

    中國的製瓷史非常悠久,其中外銷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英文當中,中國是“hina”,這個詞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瓷器。

    這明中國的瓷器跟絲綢一樣,在西方都是久負盛名的。

    瓷器和再早一點的陶器發展速度比較快,所以中國人很早就使用瓷器了。

    西方各國卻不同,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瓷器都是中國輸出的。

    後來外銷瓷數量越來越大,主要跟海上運輸有關。

    中國的瓷器通過海運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就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

    “外銷瓷”,西方人認為是他們花錢買來的或通過貿易手段獲得的,所以在西方的教科書或描述中中國瓷都叫“貿易瓷”。

    向西方輸出的外銷瓷,很多是通過海運。

    船在大海上常常會遇到風浪,搞不好會沉船。

    曆史上究竟沉了多少船,今無從知道,但是保守估計也有幾千艘。

    今能勘察到的是近海的,水深隻有0米。

    今能勘察到的最早的是一艘唐代沉船,也就是至少從唐代起,我們就開始整船整船地向外輸送瓷器了。

    外銷瓷畢竟是銷往國外的,往往會投其所好,呈現不一樣的風情。

    張元就在這些攤位上發現了兩件很有代表性的外銷瓷。

    第一件是青花開光人物花卉紋盤,是清代康熙年間的。

    它的圖案還比較中國化,反映的是中國官員的普通生活,畫著童在掃地,官員在旁邊站著。

    西方人在00多年前很羨慕我們的生活狀態,當時外銷瓷上就有像“西方人的麵孔結合中國人的生活”這樣的畫麵。

    西方人覺得當時中國很多官員的生活像田園一樣,他們非常向往。

    這跟我們開放初期很向往西方的生活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當時外銷瓷傳達的文化信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