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九三七章 二十四孝(2/2)

    飛鳥、駿馬和富有生命力的武士,使畫麵充滿了流動感。

    隔著千年的時光,我們似乎還能聽見衣袖鼓風而動的獵獵作響。

    當時光流轉至宋金時期,漢代這種雄奇強悍的氣勢已經無處尋覓,取而代之的是濃鬱的人文氣息。

    漢畫像磚氣勢宏大的群舞、群戰場麵已經鮮有表現,呈現更多的是市民安逸的休閑生活。

    宋代文化氛圍頗濃,在宋代畫像磚裏有一組圖表現了女子撫琴、對弈、作畫的場景,體現了宋代女子不僅僅是在“婦容”、“婦德”上加以規訓,更要求女子同男子一般精通琴棋書畫。

    “撫琴”畫像磚凸雕了一位婦人居中端坐,腿上平放一把古琴,雙手似作撫琴狀。

    婦人左右侍童,表情專注,臉頰微抬,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似乎聽琴入迷。

    宋代“持荷”畫像磚裏反映的是七夕之時,年輕男子持荷作傘為女子遮陽避雨。

    據文獻記載,北宋都城汴梁有七夕前後折荷花、荷葉的習俗:“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街,旋折未開荷花……又少兒須買新荷葉執之,蓋效顰磨喝樂。”

    這種蘊藏著生活情趣的場景在宋金畫像磚裏比比皆是,而文人式的婉約細膩的現實主義韻致也在畫像磚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宋代將孝視作為人之本。

    在這些宋代的畫像磚之中,二十四孝圖應該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二十四孝版本。

    二十四孝故事是由曆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倡導敬老尊親之德。

    王祥臥冰為母求魚,元覺警父勿棄祖父,蔡順分椹奉養老母等,憨厚樸實的陽刻畫風兼孝行表述文字將流傳下的故事一一鐫刻其上。

    先人們以畫像磚為載體,教化後人。

    作為維係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文化不僅留存於精神層麵,也已經潛移默化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畫像磚二十四孝圖描繪的不僅是“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時,也記錄了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之責。

    宋代要求女子都應當通曉經學,知書達理。

    因此“能開發輔導成就夫子”是女子的職責,母親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教子讀書”畫像磚,門右側一個孩低頭讀書,門左側一婦人左手摟幼子,右手上指,似乎在給孩子講解。

    畫麵右下角的貓,似也在聆聽。

    賢母幼子齊心向學的家庭景象躍然磚上。

    以石為地、以刀代筆,古代藝匠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古代社會的典型性文物遺存,此次展出的畫像磚藝術風格博大雄渾,藝術表現誇張生動,富有律動的美感,注重神韻的追求,我們甚至可以從中探尋到現代立體主義、表現主義和波普藝術的影子。

    古代畫像磚內涵豐富,其神話傳、曆史典故、民風習俗、藝術紋飾,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多樣化的藝術風格,堪稱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流連於這些被時間千淘萬漉後鮮活依舊的展品,我們不僅感動於蘊藏在文物裏的永恒魅力,也感念於這深藏地下的奧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