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九三六章 漢畫像磚(2/2)

    畫像磚,是蘊含著美學、雕塑、裝潢、建築等多門類的綜合藝術品。

    中國古代畫像磚在曆史長河中先後形成了幾個高峰期,如漢代空心畫磚、六朝拚嵌畫磚、魏晉彩繪磚、宋代磚雕等。

    張元走進那牆壁,看著上麵繪製得十分精美的圖案,不由心情激動起來。

    這風格,竟然像是漢代畫像磚。

    漢畫像磚所描繪的撲朔迷離的宇宙世界,莽莽蒼蒼,橫無際涯,具有一種蕩人心魄的巨大震撼力。

    這種深沉雄大的藝術氣魄,是時代的產物。

    兩漢,是中國曆史上最燦爛輝煌的時代,漢畫像磚就是從這片沃土中生長出的一株藝術奇葩。

    作為典型的喪葬藝術,它表現的題材卻從來不淒慘悲切,相反,洋溢了對未來、對生命的樂觀與期望。

    伏羲、女媧形象在漢代畫像磚裏出現最多。

    在中國古代神話裏,伏羲、女媧是人類的始祖,二者位列三皇。

    傳伏羲創八卦、結繩造字,女媧煉石補、捏黃土造人。

    他們成婚繁衍了人類,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祖”。

    女媧是有司生育繁子神力的女神,伏羲“製嫁娶”,亦含有司婚姻的意義。

    這應該是一幅伏羲女媧雙龍樓闕圖。

    “伏羲女媧雙龍樓闕”畫像磚分上下兩部分,上為一座雙闕式建築,左有一執笏官員,躬身迎接,闕內一人跪拜;右為伏羲女媧二神,其尾相繞,後延至磚的下部,呈一對巨龍,構圖巧妙。

    此圖應是虔誠婦人在官祠裏向二神禱告,祈求幸福的婚嫁和綿長的子嗣。

    整個畫麵渾然一體,充滿神秘,含義頗深。

    這塊磚不是用模子壓印成型,而是由匠人隨心在濕坯上刻畫而成。

    線條輕鬆自如,率意奔放,富於童趣。靈感迸發,意隨心動,方能產生如此藝術佳作。

    磚的正麵是高禖、伏羲、女媧。每個神麵部刻畫構圖奇特,構圖都呈現出正臉和側臉形象。

    這種與中國傳統技法截然不同的創作方式與西班牙大畫家畢加索的立體派遙相呼應,穿梭兩千年歲月長河,在不同時空宿命般地相遇了。

    西王母也經常出現在漢代畫像磚中。

    西王母原是居於昆侖山上掌控著不死之藥的至高神,自漢武帝將求仙活動轉向西方以後,昆侖與西王母的信仰便漸漸融合在一起。

    至東漢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個以昆侖、西王母、門為中心的西方升仙信仰。

    而西王母也漸漸演化為後世道教中掌管仙籍的神祇。

    登上昆侖、拜見西王母、進入門成為升成仙的關鍵。

    這三層“獸-人-神”組圖畫像磚充分體現了漢朝人的生命價值觀。

    最底層的鬥牛是原始生命力的迸發。

    進階到第二層的廳堂對晤是生而為人的思考與意趣,禽鳥居中起舞,犬於堂下守護欲入,人與自然渾然一體,和諧共處。

    而占畫像主體的則是日月神共侍西王母,這也與漢朝人的向死而生的生死觀是一致的。

    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追尋永恒生命與幸福的途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