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八零八章 荷花套瓷(2/2)

    四季皆有花開,歲歲都有花香。

    而夏的代表花便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它有攝魂奪魄之美,更以其高潔孤傲的性格使得無數人為之膜拜。

    古人便把荷花繪製在瓷器上,以表達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宋代著名詩人範成大在杭城西湖邊上賞荷花,“映日荷花別樣紅”,美得令人心醉。

    張元鑒賞的這第一件瓷器,應該是清代光緒年間的粉彩六角碗,碗口呈六邊形,各邊長6.5厘米,邊角微微凹陷內折,高4.5厘米,上麵繪製的正是一叢映日盛開的紅色荷花。

    隻見荷葉圓而肥大,荷花從水中伸出長頸,有的迎風淺笑,有的順風嬌羞,令人想起徐誌摩那首名詩《沙揚娜拉》。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如同身臨其境,置身畫中。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在賞荷花,隨便也看幾眼正在采蓮的美麗姑娘,想不到豪放派的邊塞詩人,竟也如此溫情婉約。

    這第二件是清代的淨手盆,它敞口,深腹,圈足,口徑40.5厘米、底徑8.厘米、高1.厘米,為同治年間官窯作品,底部繪製的,正是一幅美麗的荷塘景色。

    隻見綠水悠悠,浮萍點點,荷葉如蓋,荷花嬌豔,有的燦爛綻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似開未開,還有一枝高擎的蓮蓬。

    在荷花前麵,有一隻白色的鷺鷥,正伸著頭覓食。

    這情形,就像鄉間夏,驀然回首,瞥見這般精致的美景。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在賞荷花,荷花的芳香讓他想起曹植筆下的洛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不由得心向往之。

    這第三件是清代的青花盤,它直徑6.厘米,高5.5厘米,上麵繪製的正是荷花連成一片的情形。

    隻見深色的荷葉一片翠綠,淺色的荷花粉嫩恬淡,風清月白之間,花葉交映之間,一片動人的顏色。

    “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一片荷塘月色,正是為你停留,忽然就溫暖了心靈。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是荷塘之外的李商隱,聽著隱隱的輕雷,忽然就明白,原來相思的泛濫成災,不過是煙塵一縷,嫋嫋餘煙。

    第四件東西,是民國年間的將軍罐,直口、鼓腹,一收到底,圈足,上麵有蓋子,形似古代將軍的帽子,它口徑17.厘米、底徑15.8厘米、通體高1.7厘米,上麵繪製的正是荷香時節,鳥舞蜂鬧的情形。

    隻見池塘一角,紅蓮綻放,鷺鷥仿佛被荷香吸引,凝神細望,荷花之上,正有一隻蜜蜂在嗡嗡飛舞。

    這正是古代一個美好的寓意,“一路連封”,不斷封王封爵,對於做官之人來,自然是求之不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