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七八六章 贈物(2/2)

    他神羅博物館肯定是別想得到的。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他苦找了這麽長時間,終於在美國舊金山寶華街這麽一個微不足道的店裏麵發現了。

    雖然這東西談不上絕無僅有。

    但是對於一個私立博物館來,擁有這種東西,那也絕對是一種象征啊。

    他能不高興嗎?

    “這東西多少錢?”

    張元問道。

    “給兩千美金算了,反正這個也是別人寄賣的,要價本來就不高,你喜歡就拿走吧。”

    聽到這個報價,張元覺得自己還真沒必要壓價了。

    本來他擔心對方獅子大開口來著,一開始根本就沒敢把注意力往這件東西上放。

    但是現在看起來,他分明是想多了。

    對方好像根本就不怎麽在乎這東西。

    “多謝了老先生。”

    張元笑了笑,趕緊付了兩千美金,也沒要什麽打折,好像生怕對方反悔似得。

    “那東西難不成是法器?把你緊張成這樣子了?”

    王老先生笑著問道。

    “不瞞您,我首先是個古董收藏家,風水師隻是我的興趣愛好而已。

    這個東西不是什麽法器,但在我眼裏,它比法器還要值錢。”

    張元感慨道:“祖國微弱的時候,被列強把各種東西搶了出去。

    如今國家強大了,我個人也有點錢,就希望能略盡綿薄之力,把這些東西能帶回去的,就盡量帶回去。”

    “沒想到你這夥子倒是有一股難得的熱忱啊。你等等,我這裏還有一件東西,你看看,好的話就拿走吧,不好的話留著。”

    王老先生對古董並不算精通,他更擅長的顯然就是風水法器。

    今遇到有緣人了,自然有好東西,就想拿出來。

    王老先生拿出來的這件東西,張元一看就覺得相當喜歡。

    這是一件黑砂壽星壺,壺通高15.5,壺寬0.5,底徑1,口徑11.5。

    壺體黝黑如漆,素潔規整,圓融大氣,端莊敦厚。

    直頸高挺,上下沿起凸線,與凹嵌的壺蓋呼應。

    二彎流緊貼壺身,修長而有力度,壺嘴端呈六角形,壺嘴內壁有七個出水孔,蓋上印章與一般壽星壺無異。

    但其底部鈐有滿、漢“豫豐”兩種文字的方形陽文印記、壺肩部的軟提梁把座外鈐有陰文楷書“金廷”兩字,惜原配的鋁質提梁已鏽蝕斷裂。

    顯然,它是清末民初宜興陽羨製壺高手施金廷的傑作。

    施金廷,宜城丁山人,是宜城現代製壺名家施馬的爺爺。

    他曾受雇於“豫豐”公司,尤善製作壽星壺,其手工製作的壽星壺風靡華夏,尤其受到北方茶館(客)的青睞。

    “豫豐”為清末至民國紫砂陶器店號,由吳啟南於清宣統二年創立,總號設在津城,故產品主要銷往北方。

    早期所用印款為“鼎裕”,民國始用店號印款“豫豐”,印款為葫蘆圖案,中間有“豫豐”二字。

    豫豐紫砂陶器店經營品種豐富,有名家紫砂壺,也有百姓日用的大型粗壺,還有缸盆等日用器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