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七八二章 鬥洗(1/2)

    李雲璐總喜歡跟劉金寶競爭,所以什麽事兒都要鬥一鬥。

    這是好事兒,也是麻煩事兒啊。

    張元拿過她手裏的筆洗看了一眼道:“你知道這是哪個年代的筆洗嗎?”

    “不知道,憑感覺拿的。”

    李雲璐回答道。

    “我就知道。”

    張元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女人的直覺。

    “梧桐秋葉響,枕畔訂佳期。”

    清代中州名儒田蘭芳的這兩句詩,通過深秋時節梧桐樹葉日漸枯黃簌簌凋零的情景,生動地刻畫出秋葉的物象來。

    而這件李雲璐隨意拿來的筆洗,竟然是清鹹豐粉彩秋葉形筆洗。

    長15厘米,高11厘米,敞口淺腹,口沿略撇。

    器身呈卷曲的波浪形,神似一片秋裏正在枯萎卷曲的樹葉。

    外壁黃中泛青,暗喻樹葉在深秋的風中日漸枯黃的模樣。

    依葉片卷曲形狀有8條黃色莖脈,遒勁有力,就像秋葉的葉脈一樣,滲透出一種滄桑的色彩。

    筆洗內壁繪有花卉和展翅飛舞的彩蝶,生動活潑,與秋葉的老去形成鮮明的對照,昭示著生命在輪回中必將獲得新生。

    磨砂圈足,繪纏枝蓮紋飾。

    器物底部施白釉,中間位置有雙方框圖章式篆書款:“大清鹹豐年製。”

    六字雙行,字體工整秀麗。

    清代嘉慶道光之後,粉彩瓷占據了我國陶瓷生產的主流、彩瓷中的大宗,鹹豐、同治、光緒都有燒造。

    這件粉彩秋葉形筆洗,器物動靜結合,造型周正別致,繪製雅致精美,呈色穩定鮮豔,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筆墨紙硯是我國傳統的文房四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輔助用具,如筆筒、筆架、筆掛、筆舔、墨床、臂擱、水盂、觀滴、鎮尺等,筆洗就是其中的一種,主要作用是盛水洗筆。

    古時主要使用毛筆,毛筆用後要洗淨餘墨掛起,以免筆尖羊毫幹枯凝滯。

    筆洗種類繁多大不一,形製多樣,方形、圓形、缽盂形等均有,亦有以花果、動物為形的,造型各異,各具神態,風趣生動,尤以圓形較為多見。

    其材質主要以陶瓷最多,或素或花,雅俗共賞,蔚為奇觀。

    樹葉的形狀有心形、倒心形、扇形、菱形、卵形、匙形、三角形、披針形等多種,以橢圓形最多,中部寬,兩頭尖圓。

    在這件器物上,器形的寬窄、紋飾、莖脈以及葉片的卷曲都布置得恰到好處,可見匠人對秋葉的觀察到了細致入微的地步。

    鹹豐是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的年號,隻存在了短短的11年時間,經曆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國起義,飽受了第二次鴉和諧片戰爭的戰亂之苦,社會動蕩不安,國力日衰,最後落到崩逝於承德避暑山莊的地步。

    這一時期清政府無暇顧及官窯的瓷器燒造,所以這一時期存世的鹹豐瓷器數量極少。

    這件粉彩秋葉形筆洗器形清雅完整,胎體較粗鬆,雖然修胎不是很精細,釉麵亦不太平整,但形製輕盈新穎,包漿豐厚,色澤鮮亮,把玩之間,令人賞心悅目。

    “你這是晚清的粉彩筆洗,價值上比金寶那件更貴一些,不過兩樣都不錯,想買的話,還是得問問價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