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七四四章 說唱俑(2/2)

    他身光赤。雙手捧著呐一樣的樂器;下身穿著長褲。赤腳。右腳向外翹起。顯的憨態可掬。

    神似,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在張元的記憶之中,秦代陶俑多以軍事材為主。

    兵馬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而在兩漢時期。仆舞樂俑成為主流。

    造型對象由軍人戰馬轉換成舞女、侍仆、農夫和唱表演者這樣的市井人物。

    唐代也有陶俑,最著名的就是唐三彩了,那個跟這玩意兒有明顯區別,可以判斷不屬於唐代的東西。

    外形斷代之後,張元便開始仔細觀察這陶俑的陶質。

    這個陶俑表麵斑駁,顏色古樸。

    暗淡的灰色略微泛出些許朱紅。

    從顏色上來,這就是古代陶俑的表現,應該可以確認沒有什麽問題。

    顏色上的特質表明:這是典型的灰色陶!

    灰色陶的製作工藝是高於紅色陶的.

    但從製陶業整體的工藝水上來看。

    灰色陶的製作工藝還是比較簡單的。

    它的燒製原理是:陶土坯胎入窯以後用還原焰燒。

    陶胎鐵化物還原為二價鐵使陶胎現出色。

    灰陶的燒溫度一般在80到900氏度左右。

    雖然東漢時期的生產工藝完全可以將燒成溫度提高到1100氏度以上。

    但這樣會使成本提高出品率下降並不適合大量生產。

    確認陶質之後,張元又對這陶俑的銜接處進行了更為仔細的鑒別。

    因為有些黑心的造假者會把打碎的古代陶俑和現代藝術品黏合在一起,如果你不仔細看的話,就很容易上當的。

    很明顯,這個陶俑銜接的地方沒有接駁的痕跡。

    這明這是整體成型的空心陶俑。

    玩過陶藝的人都該知道大型陶藝都是空心的。

    實心容易開裂,這是實心陶俑比較少的原因。

    當然了,實心陶俑也不是沒有,但這裏不是關鍵。

    張元用手指輕輕敲打陶俑,傾聽其中傳出的聲音,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可以確認,這東西是真家夥。

    最後一步,他還是用鑒字訣進行了最終確認。

    很顯然,鑒字訣的答案,跟他的判斷如出一轍。

    這些年,他一直鍛煉自己去鑒定古董,鑒字訣基本上隻是在最後進行確認。

    就像當年上高中的時候,試題都是自己去做的,最後隻是對照一下真實答案而已。

    畢竟還是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得判斷對了。

    “行了老板,這兩件東西,怎麽算價?”

    張元看完東西之後,卻是不動聲色,也沒那東西好,但也沒差,隻是看向老板笑著問道。

    “張教授誠心買的話,這兩件東西,我給您算二十萬美金!”

    店老板笑著道。

    “二十萬美金,我老板,您這可是獅子大開口啊。”

    蘭特在一旁道。

    張元也笑道:“您漫要價我可以理解,這樣吧,咱還是分開來算錢,那個竹子做的藝術品,算多少?”

    他這麽問,就是想要判斷一下,店老板一下子要二十萬美金,究竟是衝著哪一件東西來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