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六二四章 鏟地皮的都非好人(2/2)

    由於配方和製作工藝的變化,釉色不盡相同,故有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老僧衣等品種。

    釉麵多數呈半木光。

    它的製作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很講究技術,價值相當之高啊。”

    “師父,您這些沒用,我還是不懂,你就告訴我,它究竟值多少錢吧。”

    李雲璐很幹脆地問道。

    雖然問題有點俗氣,但卻命中要害。

    畢竟這年頭,真正的好東西到最後不都要靠價錢話嘛。

    張元笑了笑道:“現在世界上大藏家追捧的茶葉末釉瓷器大部分是清雍正、乾隆時期的,它們的拍賣價格高得讓人咂舌,最少也值500萬元,價高者達1500萬元。”

    “這麽高!”

    李雲璐吐了吐舌頭,確實被嚇到了。

    雖然她家裏很有錢,不過她也知道這些錢不是一個數目。

    “我的啊師父,您真得是一個大奸商啊,根特劉在您的麵前,那簡直就是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啊。”

    “這孩子,怎麽話呢。”

    張元幹咳了兩聲道:“雖然茶葉末釉瓷器很值錢,但是你們應該知道,越值錢的東西,這仿品也就越多,如果你們以後遇到了類似的東西,可千萬不要著急去買啊。”

    “師父,既然話到這裏了,那您幹脆就給我們講講怎麽鑒定這茶葉末釉瓷器吧,我好像在爹地的收藏裏麵看到過類似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雲璐想了想道。

    聽到這話,張元心中頓時打起了歪主意。

    反正李蓮峰那家夥的藏品都是來路不正,自己何不將其弄到手呢?

    他笑了笑道:“茶葉末釉瓷器的鑒別方法,暫時不夠全麵,我隻能把我的一些經驗告訴你,但也不要迷信。

    從宮中傳世品來看,清代茶葉末基本都是西江景德鎮禦窯廠所稍早,數量多、品種全,製作精美,主要集中在雍正、乾隆二朝,嘉慶、道光、鹹豐、光緒朝也有燒造,但數量不是很多。

    其中雍、乾二朝特色比較鮮明。

    嘉慶初期茶葉末釉瓷器仍然延續乾隆的風格,有著較高的水準,嘉慶後期,瓷器質量開始下降。

    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朝仍有燒製,但是已經逐漸衰落。

    嚴格來講,我們最需要注意的還是乾隆和雍正年代茶葉末釉的特點。”

    “師父您收藏的這個就是乾隆時代的吧?”

    李雲璐問道。

    張元點了點頭道:“不錯,乾隆茶葉末首先是胎體細膩,瓷質緊密,胎壁比雍正時略厚,釉麵勻淨,有的帶棕眼和絲文,光澤瑩潤,釉麵色調有深淺之分,深者略顯黑褐,淺者因黃色釉麵上黑點密集較多而顯黃色,釉色偏綠者居多,俗稱‘蟹甲青’。

    一般器足為黑褐色,仔細觀察會發現足部釉與露胎釉相接處有刮削時無意留下的一圈鋸齒狀邊緣。

    乾隆茶葉末釉瓷器造型繼承了雍正樣式,也有仿古銅器式,還有創新樣式。

    款識上,多在器物底足內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少數是四字篆書‘乾隆年製’,個別寫於器物口邊六字篆書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