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六零七章 完美到令人懷疑(2/2)

    “沒花錢,別人送的。”

    李雲璐心直口快地道。

    聽到這話,張元就明白了,多半這東西也是她爹從別處搶來的。

    既然這樣的話,那把真相出來也就無所謂了,反正他們也不會賠錢,可能就是會稍微受點氣。

    “這樣啊,那我就直了。”

    張元笑著道:“不瞞你們,從我第一眼看到這件瓷器的時候,就覺得她相當不錯,大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啊,這可是一件稀罕玩意兒,無論是在器型還是底款上,都是很對的。

    估計你們應該也請鑒定師鑒定過吧,得出的結論大概也是如此吧?”

    他絕對相信這樣的好東西,米特肯定找人鑒定過,而且找的應該還是舊金山這邊的瓷器專家。

    畢竟如果要送人或者出售的話,不知道真假總是不太合適的。

    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是非常著名的官窯名品,應該是康熙十九年始燒的第一批官窯瓷器中的創新作品。

    它奇特而雋秀的造型,應該是出自當時供奉內廷的刑部主事劉源的精心設計,因酷似唐代酒仙詩人李白的酒壇而得名。

    麵世即得到了朝野內外的喜愛,並有黃釉、青釉、白釉、藍釉等不同釉色版本,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而又以豇豆紅釉最著名,成為康熙官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豇豆紅釉又稱“吹紅”釉,是康熙獨創的高溫銅紅釉,發色鮮亮柔嫩,似豇豆而得名,又因呈色變化萬千,有“桃花片”“美人霽”“娃娃臉”等美譽。

    乃是以細竹管蒙細紗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體,須吹數十層,而每層極薄,工藝極其細致精巧;

    高溫銅紅釉是化學性質最活潑敏感的,它在氧化焰中呈綠色,在還原焰中呈紅色,故掌握窯溫與氣氛也特別複雜困難,致使這種釉色能在紅綠之間形成微妙的變化,令文人雅士和收藏家們賞玩時產生無限的浪漫遐想。

    “這個自然,所有的鑒定師都太白尊器型比例比較合適,口部很巧,而且有些外翻,肩腹之間的過度很是自然。

    另外,釉色的發色很純正,紅色勻和晶瑩,微微有些綠苔夾雜在中間。

    再有就是其胎質潔白而細膩,並且有糯米感。

    這完全就是正宗的太白尊豇豆紅的特點,當時聽得我也非常滿意,難道這其中有什麽問題不成?”

    米特點了點頭道。

    其實她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就算這東西是贗品,他們也沒什麽損失,所以就實話實了。

    張元繼續道:“你有沒有覺得,這東西有點太完美了一點?”

    “太完美不是好事兒嗎?”

    溫蒂和李雲璐都有些不解。

    張元搖了搖頭道:“我方才仔細查看過了

    瓷器釉下的氣泡大不一。

    側光看,還有淡淡的乳白色光暈。

    這寫都是康熙豇豆紅的特點。

    尤其是它的底款,雙行六字的楷書官款,筆痕很是清晰,排列卻不是很規整,正是康熙款的特點。

    然而你們要知道,古人的技術畢竟跟今是有差距的,有些東西,它根本做不到完美。

    越完美,就越讓人懷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