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五九一章 寶相唐卡(2/2)

    曾經有一件明代永樂年間的唐卡竟然拍到了接近四億人民幣的高價,這可是很多名畫都達不到的水平啊。

    念及此處,張元沒有多想就跟了過去。

    那流浪漢拐了幾道彎,最終來到了一處沒人的地方,這才把唐卡取出來給張元看。

    張元仔細瞅了瞅,心中不由得就抽搐了起來。

    乖乖,竟然也是一幅永樂年間的唐卡,《三世佛六菩薩》寶相!

    據專家們考證,這幅佛畫繪製於永樂四年,是永樂皇帝賜給一母同胞的兄弟朱橚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商傳、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金申、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家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羅文華等專家分別為這幅佛畫撰文研究賞析,對其曆史價值、藝術價值給予高度評價。

    明太祖朱元璋子女眾多,皆為妃嬪所出。

    如太子朱標、秦王朱樉和晉王朱這三個年齡最長的兒子,都是李淑妃所出,而四子燕王朱棣與五子周王朱橚則是同母兄弟,皆為碽氏所生。

    碽氏是位神秘的悲劇人物,當朱元璋與陳友諒相爭最為激烈的時刻,她陪在朱元璋身邊,為他生下兩個兒子,卻在人間蒸發,不知所終。

    因此也引出許多關於她的傳,甚至她本是元帝之妃,被朱元璋所獲,生下兒子即為後來的燕王朱棣,也是元帝之血統,碽氏因此受鐵裙之刑而死。

    這些傳當然不可信,但是碽氏確實沒有任何名分,朱棣與朱橚於是也便成為諸王中沒有生母所依的兩個另類的藩王。

    朱棣與朱橚雖然是一母同胞,年齡也僅相差一歲,性格卻迥然不同。

    朱橚最初受封為吳王,封國杭城,後來因為蘇杭是國家財賦重地,不宜封王,又改封為周王,封國洛州封城。

    看來朱元璋對於這個兒子確實比較關照,封城雖不比江南財富重地,卻是洪武中所定的帝都,並在宋宮基礎之上為周王建府,其地位在諸王中也算突出了。

    朱橚在洪武十四年就藩到封城,誰想洪武二十二年,竟然棄國,自作主張跑回到了鳳陽去看望病中的嶽丈大將軍宋國公馮勝。

    這違背了明朝藩王不得擅離封國的規定,自然讓朱元璋十分惱火。

    朱元璋當時已經著手清理功臣,且其封藩目的是讓諸子取代功臣鎮守各地,朱橚的所為自然令他十分失望,一怒之下,將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遷徙到雲省,後來又把他留在京師,讓周王世子朱有燉代理藩王之事,兩年後朱橚又被命回到封城。

    這次處分沒有讓朱橚一改所為,卻引發了他對於醫藥的關注,萬一真的謫貶蠻荒之地,能夠有所自救,於是洪武二十四年他讓李恒編寫了《周府袖珍方》八卷,分類匯集了曆代醫家藥方,成為一部極為實用的藥書。

    這次風波過後,雖朱橚在藩穩定了下來,未再生事端,但卻始終也未能如其兄長朱棣那般的成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