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五二八章 青銅器熱潮(2/2)

    原因先是青銅器存世量有限,精品更是稀少,而“市場價格的構築是需要一定量的成交去配合和實現的。”經營高古藝術品的吉廉這樣。

    再,受到國家文物政策的局限,青銅器畢竟不能進入國內藝術市場流通,即便是從國外回流的青銅器,一旦進入國門,再次流通就會受到種種限製。

    相較瓷器和書畫等其他藝術品門類,青銅器在國內市場的處境非常尷尬,因此這種炎涼始終製約藏家的熱情。

    顯然收藏鼎、彝、尊、卣等青銅禮器、重器是很不現實的。

    又因為曆史久遠,其中古銘文和紋飾難懂難識,能夠欣賞和鑒定青銅器的人也比較少,成為大多數藏家頭疼的問題。

    何況在中國青銅造假無處不在,仿造之風盛行,已展成了一個產業,在洛州有專門造假的“青銅村”。

    由於懂的人少,又難以鑒定,致使市場出現的假貨比真品還多的現象。

    王先生也曾反映,以前部分對青銅器有興趣的愛好者,買了一兩次贗品,就再也不敢涉足了。

    凡此種種限製了,都構成限製青銅器收藏的障礙。

    不過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藏家介入這個門類往往選擇一些青銅的件或者偏門,如銅鏡、佛造像以及一些兵器、雜器等器型。

    這類青銅件有非常大的存世量,容易買到真器;加之銅件的價格比較大眾化,容易上手,既可以把玩鑒賞,又能練眼力。

    中國青銅器作為一種世界藝術,在海外一直是世界藏家追捧的焦點。

    隨著青銅曆史、文化、藝術價值逐漸被內地藏家所認識,青銅器精品所散出來的魅力同樣不斷獲取藏家的矚目。

    相信青銅器在收藏市場上的地位會穩步提升,這一重要曆史文物的價位也會隨著中國藝術市場整體提升而水漲船高。

    真要起來的話,其實張元對青銅器的了解是遠遠過了其它東西的。

    當然,對於青銅器的喜愛也是一樣。

    畢竟有銘文的青銅器,記載的很多曆史資料十分珍貴,這一點是大多數瓷器都無法相比的。

    沒了席勒在一旁聒噪,張元也可以更加仔細地去欣賞這些東西。

    但因為時間緊急,他也就隨意鑒賞了幾件,主要是為了判斷這些青銅器究竟是不是真的。

    還好,雖然其中攙雜著將近一半的贗品,但仍舊有四五件東西是絕對的真品,而且非常的珍貴。

    最先被張元一眼瞧中的,是一件長相很是奇怪的青銅器。

    它的官方名稱是青銅銘文鴞紋方觶。

    觶,流行於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

    商朝時,觶為瓶形狀,大多有蓋子,圓腹,侈口,圈足。

    西周時期,則出現了方柱形的觶。

    春秋時,觶演變成長身,形狀像觚。

    亦今為止,所見商周時期的青銅觶遺存主要見圓形,而罕見方形者,因此,愚帳中所藏這件方形且有銘文的青銅觶,盡管無蓋,然卻是一件十分珍貴難得的遺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