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四九章 朱然墓裏的東西(2/2)

    朱然墓就位於馬鞍市南郊雨山鄉安民村一個微微隆起的土崗上。

    朱然墓是目前已掘的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上世紀8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現之一。

    朱然墓中出土不少青瓷,其中有一件青瓷卣形壺,器型仿青銅卣造型,尤為精美。

    而老人手裏頭的這件瓷器就是它。

    看到這東西,張元除了感懷這瓷器的漂亮之外,還覺得這盜墓和走私的實在是太凶悍了。

    連這種東西都能弄出國門,還真是讓人有些目瞪口呆。

    壺高.、口長徑11.4、短徑1.、足徑1.8厘米。

    圓唇,橢圓形口,直領稍內傾,窄平肩,橢圓腹,假圈足外撇,器底內凹。

    灰白胎,堅致。

    灰青釉泛黃,呈蟹殼青色,薄而勻淨,施滿釉。

    肩部四周對稱貼塑四個羊,長徑方向的一對較大,上附泥條形耳;短徑方向的一對鋪較,緊貼在壺壁上。

    肩部壓印聯珠紋、菱形網格紋及鋸齒紋,每組紋飾以弦紋相隔;圈足兩道弦紋之間飾菱形網格紋。

    卣屬盛酒器,流行於商和西周時期,曾用於祭祀盛放一種稱作“秬鬯”的祭祀用香酒。

    南方較少見,或許是因為江南銅料匱乏。

    孫吳時隨著青瓷製造工藝不斷展,采用青瓷製品仿效稀有的青銅器,青瓷卣形壺應運而生。

    此件卣形壺釉色細膩勻潤,整體厚重穩實。

    紋飾布局繁縟華美,肩部與上腹部印連珠紋,周圍對稱貼塑四個鋪,靈活逼真。通體施蟹殼青釉,厚實均勻,撫之柔潤如絲緞,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在六朝青瓷中,這種造型的器物非常少見。此壺胎色灰白,瓷化程度較高。

    通體施青釉,色純正均勻,應為江浙省上虞、紹城一帶生產的六朝青瓷精品。

    六朝青瓷是我國瓷器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而吳則是南方六朝中的第一個政權。

    此壺出土於朱然墓中,是早期六朝青瓷的斷代標準器物。

    同時作為東吳政權上層統治集團少數核心成員所使用的器物,表現出造型獨特、裝飾精美、燒造質量高、數量稀少等特點也是自然而然的。

    “這可是好東西啊,老芋頭你真打算賣了?”

    張元跟老芋頭麵前並不假話,因為這是個老實人,以前也幫過他,拿捏這種人可是會打雷劈的。

    “真是好貨?”

    老芋頭問道。

    “當然,你要個價吧,我買了。”

    張元笑道。

    “還是你給價吧,你知道,我雖然對古董很是喜歡,也懂不少,但這上了年紀,眼力也不是那麽好了。”

    老芋頭雖然老實,但不是笨蛋。

    這東西他拿捏不準,就不好給價,畢竟給多給少那都是個麻煩事兒。

    幹脆索性讓張元給價。

    “就給你五萬美金吧,這樣的東西雖然是真貨,但畢竟不如那幾種名瓷,屬於比較眾的東西,你要是滿意,咱們就成交了。”

    張元想了想,給了一個比較中庸的價格,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畢竟他也是生意人,不可能一下子給出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