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二三章 低調的陳老板(2/2)

    這位陳老板也是個有故事的人,甚至他的故事,搞不好比馬傑克還要傳奇。

    陳老板是最早與馬傑克打交道的買家之一。

    他與馬傑克搭上關係,比楊懷仁早得多,所以得到的實惠也多的多。

    究竟是什麽,有多少,已經成了迷。

    他開頭是有職業的,在某醫院當個普通大夫,後來下海,自己開門診。

    門診開在自家院裏,收益也不錯,可惜不作美,讓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坎坷。

    後來,趕上黑馬古玩城開張,陳大夫租賃了房屋,專職做起了古玩生意。

    有馬傑克供貨,他也得到切實的好處,先是貨物多來自農村一線,假貨極少,為他的貨源品質提供了有力保證。

    其二是馬傑克得益於木器,也就買了特別多的木器,包括軟木和硬木雜件,陳老板得到鍛煉,對木器看得很準。

    在早期的古玩行裏,有點知識的人比較少,陳老板是一個。

    因為有知識做基礎,陳老板入行就特別快,隨著見識的增長,眼力也顯著提高,在不多的時間裏,已經在行內聲名鵲起。

    陳老板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也有他得獨厚的條件,一來他出身官宦家庭,二來有在政府部門吃勁的親屬,所以當地有權有勢的愛好者,都跟他有聯係,他代他們買貨,或者買了貨賣個他們。

    長期的實踐經驗,鍛煉了陳老板的眼力,他最擅長看明清瓷器和老窯瓷器,家具、黃花梨、紫檀等木器雜件、文房、墨盒、字畫。

    平日裏他很低調,不言不語,碰到不擅長的品類,表現特別謹慎。

    前文過,他放棄了一件乾隆白玉配,人家找上門,要價一萬五千元,他放棄了,被別人買去,轉手賺了幾萬元。

    這樣的事情還有一些,比方某地出土了一窩北魏北齊時期的鎏金銅佛像,金光燦燦,非常漂亮,鏟子找到他,他去看貨了,可是好東西擺在眼前,他卻猶猶豫豫,不敢出手,最後把機會錯過了。

    據他回憶,那鎏金佛非常罕見,最大的足有二十幾厘米。

    要知道,北魏北齊的銅佛像多是十厘米以內的,所以大個的彌足珍貴,最後被帝都的買家揀去。

    因為多次類似的表現,他給人的印象是心翼翼,不敢出價,沒有多大作為。

    尤其是後期,他的店內的貨物,多是別人寄存代賣的,他自己的貨很少。

    他常常靠替別人買賣,做中間人,賺取點好處。

    所以好多人錯誤的以為他做得很差,沒有閃光點。

    其實他是隱藏很深的高手,在自己擅長的項目上,是非常生猛的。

    有一次,原來國內古玩市場上的一個店主買來一堆書桌的散件,桌麵沒有了,隻剩下花芽、擋板和兩根腿,堆在地上如碎柴禾般挺顯多。

    那店主是跟人合夥開店的,忘記了帶鑰匙,把東西寄暫時放在別人店裏。

    當時馬傑克閑著沒事兒,就過去跟那店主閑聊。

    大家在一起開店,很熟絡,他就讓馬傑克瞧他買的東西,考馬傑克的眼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