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二二章 備受爭議的畫作(2/2)

    買賣古董,從來不冒險。

    雖然賺不了大錢,但卻一直是穩紮穩打,即便是虧,也是錢,所以他的日子過得一直很舒坦。

    不像有些人,今賺大了,結果明又一無所有了。

    回到馬傑克的家裏,張元又四處看了看,希望看看究竟還有沒有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結果有一幅畫,還真得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幅畫有著明顯的畢加索的風格。

    一開始,張元還以為是馬傑克家裏的孩子胡亂畫的,可是仔細看過之後,一顆心不由砰砰直跳。

    “老馬,這東西賣嗎?”

    張元問道。

    “這個你也稀罕?這是我買來學習西方藝術的,可是終究還是看不懂,你要喜歡拿去就是了,也不值幾個錢。”

    馬傑克擺了擺手道。

    “不給錢那不行,你就個價吧。”

    張元盡量壓製住自己內心的激動道。

    “那就給一百美金吧,算是個意思。”

    馬傑克道。

    張元真有一種衝動,把這東西的真實價值告訴馬傑克。

    不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

    撿漏撿漏,別人不懂的那才叫撿漏啊。

    他給了一百美金,然後接過了這幅畫,之後就找借口匆匆離開了。

    這可是利希滕斯坦的《宇宙學》啊。

    這幅畫很久以前在拍賣會上拍賣過,好像是兩千萬美金,不知道怎麽就流落到了馬傑克手裏。

    19年,利希滕斯坦出生在紐約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被稱為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少年時期,他就在家學習繪畫。

    高中畢業後,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美術係學習,在這裏獲得美術史碩士學位又被聘為該校的講師。在這期間他對漫畫產生興趣,1961年形成了波普藝術的風格。

    於他而言,對波普文化的理解完全出於日常生**驗,一開始他就選擇了無聊的日常題材:襪子、冰箱、筆記本、窗簾等等。

    他在世紀6年代,根據愛情和戰爭連環畫創作的係列繪畫,成為了他進入大眾視野的開始。

    1961年至1968年,他創作了7幅給人印象深刻的黑白素描,在此期間,利希滕斯坦還創作了許多黑白油畫,主題非常接近他的素描。

    他曾受到畢加索在藍色和紅色時期所創作作品的影響,並經曆了一段抽象表現主義風格時期,他和紐約年輕一代的畫家,提出了波普藝術,波普藝術從日常事物中得到啟,將大眾化、大量生產、大眾流行的物品作為創作母體。

    而開始以連環畫為母題進行創作的契機是源於他的兒子對米老鼠這個動畫形象的熱愛,它是一個新奇、活潑的形象,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引起大眾的消費**。

    自此開始,利希滕斯坦開始從連環畫中尋找素材,運用了成為他標誌性藝術符號的本戴點(Ben-dayds)創作出了一係列為世人所熟知的藝術作品。

    利希滕斯坦通過日常通俗題材表現了美國社會濃重的商業文化特征,這一點也使他成為大眾心中的波普藝術大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