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零八章 監守自盜(一)(2/2)

    在各帝王像旁皆有榜書,後七帝述及了朝代、廟號、本名、在位之事,甚至涉及宗教信仰等,前六帝較後七帝的文字簡略。這是一幅典型的“帝王圖”。

    有關“帝王圖”,在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中,記有“古聖賢帝王圖”、益州學堂四壁所繪“古聖帝及賢臣”像和顧愷之“中興帝列像”等,其作用主要或是給治國者以示範、警醒。

    《曆代帝王圖》中1位帝王形象都具“王者氣度”和“偉麗儀範”,從藝術角度來看,具備典型的唐代人物畫風格,如人物形象的質感、量感和立體感的刻畫,個性表情的呈現和全圖體現出的恢弘氣度。

    仔細看,還是可以現前六像和後七像略有區別,後七像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具變化,而且之間的絹質斷裂修複痕跡明顯。

    專家認為“從圖像學角度來看,雖全卷前後一貫,但從氣勢之強弱、筆墨之良劣、設色之新舊、表情之精粗觀之,則迥然有別。綜上所述,前六帝一段確可定為北宋摹本,而此卷的後七帝,則是唐時物無疑。”

    圖中人物似乎沒有完全擺脫早期人物畫程式化的特征,尤其是諸帝王身邊的隨從較為明顯,但也可清晰地看到唐初人物畫在衣紋線條和設色方麵的進步,還能看到畫家以史學的態度做了判別,如對開國君主與昏庸帝王在形象上有意作了區分,也對各帝王的性格作了一定的刻畫,可以這是圖像化的“本紀”。

    對於本圖的年代、作者,今日學界尚有不同意見。

    館藏方認為前六像是北宋摹本,後七帝像為唐時原物。

    至於作者,自卷後北宋富弼題跋斷為初唐閻立本作後,幾無異議。

    但今傳閻立本其他畫作都有不少問題,故很難斷定。

    今人金維諾先生認為可能是唐初畫家郎餘令所作。

    也有學者通過將本圖與有紀年的唐代壁畫、墓畫比較,認為二者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敦煌石窟第窟東壁貞觀十六年所繪的帝王及隨從與本圖的北周武帝像在很多方麵幾無二致,稍晚的敦煌1窟及唐章懷太子墓道壁畫中的人物形象與本圖也頗為類似。

    《曆代帝王圖》卷後有北宋以來多位名家題跋,曾經南宋、元等內府收藏,在清末為梁鴻誌轉售海外,流入日本,再到美國。

    這是一件流傳有序、多家著錄的最早的絹本唐畫。

    這當然是好東西無疑了,可是湯普森口中的話,卻完全就是胡八道!

    炸了!

    張元徹底炸了。

    這簡直就是訛詐,赤果果的訛詐啊。

    《曆代帝王圖》張元根本就沒有看到,如果有的話,他當然會弄到手的,這種好東西他怎麽可能會錯過,但問題是真得沒有啊。

    監守自盜!

    絕對是監守自盜!

    張元能想到的,就是這個。

    畢竟監守自盜這種事兒,也不是沒有人幹過。

    年的北河,正沉浸在避暑山莊建成周年的喜悅中,卻爆出了一起震驚國內外的“外八廟”監守自盜文物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