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九九章 古代奢侈品(2/2)

    二十一折的內容根據曆代昆曲、京劇等展,大致為遊殿、驚豔、酬韻、附齋、寺警、許婚、退賊、賴婚、探病、鬧簡、回柬、賴簡、琴心、佳期、拷紅、長亭、酬簡、驚夢、逐婿、抗命、並騎。

    《西廂記》的這些折子戲內容往往演化為經典場景,成為明清藝術品的題材。

    但集中使用,還是體現在江千裏漆器上。

    其中一件漆器,口外撇,口沿有脫落現象,有三層邊飾,曲直結合使用。

    盤髹黑漆上嵌薄螺鈿,盤麵運用寫實風格,生動描寫出《西廂記》“琴心”一折故事。

    張生隔牆彈唱《鳳求凰》,並借機向鶯鶯告白:“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姐有文君之意。”

    盤上圖案為一書生在室內操琴,屋外一主一婢在傾聽,周圍有假山石、芭蕉、銀杏圍繞,上空有幾星星及皓月。

    作者在螺鈿上又加刻細細的紋線,線條柔軟宛轉,衣褶、毛纖毫畢現。

    這幾件江千裏漆盤,景色、人物的服飾及花紋精心選擇閃不同色彩的螺鈿搭配而成,在濃淡深淺的色調對比中相互呼應陪襯,給人以和諧秀美之感,通過一組組螺鈿鑲嵌成的色塊組成畫麵,圖案色澤豔麗,隨光變幻閃爍著紫霞般的光芒。

    從而產生出一種炫目的華貴的藝術魅力,堪稱傳世珍品。

    明末漁洋山人王士禎《池北偶談》有語:“近日一技之長,如雕竹則濮仲謙,螺甸則薑千裏,嘉興銅爐則張鳴歧,宜興泥壺則時大彬,浮梁流霞盞則昊十九,江寧扇則伊莘野、仰侍川,裝潢書畫則莊希叔,皆知名海內。時陶南村所記朱碧山製銀器之類,所謂雖道,必有可觀者歟。”

    乾隆時朱琰《陶》雲:“於是乎……近代一技之工,如6子剛治玉……薑千裏螺甸……”。

    乾隆時人阮葵生《茶餘客話》中記:“昔人治一業,攻一器,足以傳世行遠而不朽,較之抱兔園一冊,飽食終日,老死牗下,淹沒而無聞者,不可同年語矣。

    如6子剛治玉,鮑成治犀,朱魯山治銀,濮仲謙治竹,又嘉興王二漆竹,蘇省薑華雨莓籙竹,趙良璧、黃元吉、歸懋德治錫,李昭、馬勳治扇,周柱治鑲嵌,呂愛山治金,王溪治瑪腦,蔣抱雲、王吉治銅,雷文、張越治琴,範昌白治三弦子,楊茂、張成治漆器,江千裏治嵌漆……

    皆名聞朝野,信今後傳無疑也。”

    稍後成書的劉鑾《五石瓠》有“濮仲謙江千裏”條:“江千裏鈿漆酒器、方圓盒、筆筒、鞋杯,花紋工細如並督童年人學之,前古未有之精也,豈滇製所敢望。”

    嘉慶十五年重修本《揚州府誌》卷七十二載:“康熙初,維揚有士人查二瞻,工平遠山水及米家畫,人得寸紙尺縑為重。又有江秋水,以螺鈿器皿最為精工細巧,席間無不用之。時有一聯雲:杯盤處處江秋水,卷軸家家查二瞻。”

    當代文物鑒賞家王世襄《髹飾錄解》“螺鈿加金銀片”一條亦言:“江千裏,明末人,以製薄螺鈿器著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