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八五章 江南才女(2/2)

    看了好幾篇寫她的文章。

    有一篇《三姑媽謝月眉》的文章,是侄女謝珮所寫,刊登於上浦書店出版社《人間世》叢刊,雖隻薄薄幾頁,但記下老人一生沉浮。

    學者萬君轉引此文後,強調:“……是迄今為止寫謝月眉的最佳文章。”

    壯暮堂裏的謝月眉,低眉淡服,守心如玉。

    因她有先殘疾,行走跛動,拐杖隨身,因而拒絕在公眾麵前留影。

    但無論她多麽低調,多麽內斂,她始終無法躲開世人的視線。

    在隱約耳語的閨秀故事裏,她總有驚豔的風華在歲月裏流轉。

    謝月眉一生低調清苦,隻留有幾張黑白影像。

    一張是她和馮文鳳、顧飛、陳翠四人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參加書畫時的合影。

    她著白色修身旗袍,立於馮文鳳的左端,側身低眉的微笑著,正看著手中的扇麵畫稿,顯得溫柔怡雅。

    民國閨秀的合影相片,如今已然紙片泛黃,影像蒼茫,但中國女子書畫會那股清雅氣息永遠是我追憶逝水年華的引子。

    還有一張,是介紹她的繪畫簡曆時所配的肖像。

    那時,她已經四十三歲,淡眉短,緊抿雙唇,深衣簡服。

    照舊清秀麵容,照舊文縐縐,宛然一副素人模樣。

    唯有一股抹不去的溫潤氣息,真切坦誠地流淌著。

    謝月眉一生未嫁,卻愛繪鴛鴦。

    她畫的荷花鴛鴦有好幾幅。

    那對水禽愛侶棲在她的筆下,又幽靜,又活潑,誰見了都喜歡。

    對自己的閨閣情愛,她是春夢無痕,對禽類的相知相伴,她卻珍愛。

    據,她晚年極愛讀瓊瑤作品,關注主人公的陰晴圓缺,倒是讓人不由地會多想幾分。

    或許,她雖曾敏感多情,但卻隻想清苦一生;或許,她隻想獨善其身,如同“卷若”的名字一般,秀媚一時,以自己的方式,以舊閨秀的靜觀姿態,來麵對當時的新時代、新社會。

    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

    謝月眉壽至九十六歲而終,她內心的孤寂無人可知。

    曾經的絢爛飄然而逝,舊時的月色卻並不黯淡。

    月眉老人的個人命運,也可以看作是那代閨秀畫家的命運。

    愛畫和愛一個人一樣,講緣。

    “珍重江南謝月眉,春風筆底鬥燕支;瓣香合奉甌香好,五葉傳燈得太師。”在異國他鄉的美利堅,卻能夠去捕捉一些江南謝月眉的人生片斷,去追尋那個已經逐漸淡去的閨秀情懷,的確是一件動人幽懷的雅事。

    張元並不是謝月眉的忠實粉絲,但柳夢尋很喜歡。

    這幅畫,張元自然是要買下來的。

    主人家並沒有多要,因為這是有名字有款識的,就要了他一千美金。

    張元自然是二話沒就付了錢。

    回去的路上,劉慶聽了謝月眉的事兒,也是頗為感慨,不過他更在意的卻是張元買的那幅無名的畫。

    按理張元是不太可能胡亂買東西的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