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六七章 寶玉(2/2)

    他現在唯一關心的,就是這屋子裏的寶貝啊。

    盡管不值錢的東西太多,尋找值錢的玩意兒會比較難一些,但這對擁有尋字訣的他來,倒也不算什麽。

    很快,他就又有了新的目標。

    在他以前收藏的那些藏品之中,子岡玉是比較特殊的東西,迄今為止,他也就見過兩三件而已。

    而今,在這裏,他又現了一件子岡牌。

    以精美的玉料、高的玉雕技法,將印章、書法、繪畫藝術融入玉雕中,把玉雕工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藝術境界,當推“古玉第一佩”子岡牌。

    子岡牌得名於其創者6子岡。

    6子岡是迄今所知為數極少的在玉器上自署名字的玉雕大師。

    明崇禎十五年的《太倉州誌》載:“雕玉器,凡玉器類砂碾,五十年前,有州人6子岡者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玉簪,價一支值五六十金,子岡死,技亦不傳。”

    萬曆前期的王世貞《觚不觚錄》一書中提到“今吾吳中6子岡之治玉”。

    目前所知6子岡大致生活在15世紀中葉,是明嘉靖至萬曆年間人,生卒年不詳。

    祖籍江浙太倉,揚名於蘇城。

    6子岡的玉雕作品以畫麵、詩詞和書款落印的瀟灑表現手法,成就了子岡牌的獨特藝術特征,為世人所稱道。

    一些一麵刻景一麵刻吉祥語或詩文,器形方整敦厚,做工圓潤,落款各異的玉牌,習慣上也常被稱作子岡牌,子岡牌已成為一種符號和文化認知。

    子岡牌的特殊魅力體現在別開生麵的形態上,可以看到書畫與玉雕融於一體的藝術風範。

    子岡牌多為文人佩戴,常被賦予高雅的藝術趣味,能巧妙地將文人化的表現手法移植到玉雕創作中,毫無生搬硬套的弊端,這正是子岡牌的高明之處。

    子岡牌的畫麵每一件作品都經過深思熟慮、精心布置,即使一草一木、一花一鳥都注意布局,由於熟悉古代傳統的琢玉特色,又對明代流行的文人畫深得三昧,琢來得心應手,往往別出心裁、極富新意,為他人所不及。

    分析子岡牌的用料、雕工、款式、仿製等情況,有助於了解其藝術形式。

    子岡琢玉選材嚴格,大多是和疆和田青玉,溫潤細嫩。

    亦用名貴羊脂白玉,此外還有綠玉和水晶質料。

    子岡治玉非佳料不用,絕無綹裂、雜色、飯糝、玉皮等瑕疵。

    其外形也相當規矩,見棱見角,手感挺括而不硌手。

    因是官吏、文人佩戴,子岡牌體額所占的比例比一般的玉牌要大一些。

    碾琢的盤龍紋看去刀工並不深,給人以筋骨微凸、充滿活力的感覺。下刀精準,入刀不深卻一絲不苟,交代清楚。

    不但地子勻平如一,即使碾成磨砂狀,同樣極其平整,每一根凸起的紋線都會琢到根部,給人的總體感覺是硬朗挺刮,光澤強烈,充滿陽剛之氣。

    子岡牌一般是淺浮雕、淺地子、剔地陽文、鏤雕,琢痕於規整中略帶粗獷。

    地子凹凸不平,常喜碾磨成糙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