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六一章 撿漏行家王麻子(2/2)

    他介紹,自己曾看中買下過一位藏友的藏品,等帶回家仔細研究後卻現是一件高仿品,一怒之下,他將其砸碎,從瓷片開始反複研究。

    “後來,我又到市場去買各個年代的高仿品,一共砸了幾十件。”王麻子表示,這件事讓他警醒,亦讓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他:“收藏市場魚龍混雜,即使鑒定水平很高的人,也不敢自己能做到萬無一失。不管是鑒定專家或藏友,都必須要時刻做到認真、警覺。”

    對於愛好古玩的初入門藏友,一方麵要多花時間學習古玩方麵的知識和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麵就是要多跑市場、多看實物,練好自己的“眼力”。

    王麻子介紹,以瓷器為例,初入門藏友可以買一些老瓷片,從它的胎、釉等方麵手學習,亦可以購買一些價位較低的普通器物作為學習的參考。

    他稱,古玩的鑒賞能力,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此間,如能有一個高水平的朋友圈,會對自己的能力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玩鑒定高手的火眼金睛,都是交了很多‘學費’,經曆很多心酸、很多年才積累出來的,如果他能真心地跟你交流和分享經驗,肯定會讓你少走彎路。”王麻子。

    同時,古玩收藏愛好者必須要有健康的心態。

    王麻子稱,藏品會一直流傳下去,你收藏到了,隻是代表你暫時的擁有。

    而一個人能收藏到藏品總是有限,藏品對於藏友來,精神文化上的享受遠比其物質上的財富可貴。

    他介紹,在收藏圈,有很多入門不久的藏友,常常抱“撿漏”的心理去跑市場,總是希望自己能以極的價格就能淘到“高大上”的精品。

    王麻子坦言,自己也曾“撿過漏”,一次在湘北,一位藏友拿出一件明末的捧盒,卻是道光年間的,因市場價格太低,一直未出手,王麻子以較低的價格果斷接手。

    但這隻是偶然,王麻子表示,“撿漏”的前提是藏友必須具備較高的鑒定辨識能力。

    “有很多剛入門藏友主要還是跟古玩商交流,這種情況下‘撿漏’的可能性更低。”王麻子。

    “聽起來,王老板對收藏可是很在行的啊,怎麽會在這裏擺攤呢?”

    張元好奇地問道。

    他聽這王麻子的話不像是在編故事。

    畢竟經曆了這麽多了,究竟誰在編故事,誰的是真話,他還是聽得出來的。

    “唉,愛好終究敵不過現實啊,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買了一輛保時捷飆車,結果把人給撞了,現在要賠一大筆錢,所以隻能把這些東西都拿出來賣了。”

    王麻子歎了口氣道:“雖然不敢保證這裏麵都是真品,但多半都是有收藏價值的,看哥你也是個行家,我不會給你多要,隻要價格合適,你拿走就行。”

    “好吧,我先看看東西。”

    此時的張元,對於這攤位上的東西依然是將信將疑的,對於王麻子的話也並未全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