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五二章 犀牛角杯(2/2)

    由於犀牛角靠近尖端的實心部分顏色較深,因此犀牛角杯子底部會出現一塊三角形的黑色。

    用犀牛角杯盛酒的妙用,估計看過《笑傲江湖》的人都記得,祖千秋,關外白酒酒味極好,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最好是用犀牛角杯盛之而飲,須知玉杯增酒之色,犀牛角杯增酒之香。

    而用犀牛角杯盛水,角中有藥用成分也會溶解在水中。

    在古代,犀牛的作用絕不遜色於戰馬。

    不但春秋時戰車的駕馭多是牛,且犀牛衝陣的絕對殺傷力,令將軍校尉們絲毫不敢怠慢。

    而上古時代冶煉術尚未達,銅鐵之屬多用於兵器盾牌,而所謂的甲胄,在最初時候即多以犀牛皮為之。

    犀牛皮堅甲厚,抵禦刀劍砍刺,韌性非凡,既貼身又不致沉重難負。

    在江浙餘姚河姆渡、洛州淅川下王崗等距今6年的遺址,都現了犀牛遺骨,證明當時都有犀牛生息繁衍;雖不像野牛野馬可以馴養,但古之民生戰事中犀牛之用,還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春秋吳國最強時曾自稱有犀甲軍士十萬三千人,若以每名兵士披犀牛皮甲(胸甲、裙甲)計算,則其數量極為巨大;倒推當時自然界犀牛群的龐大,可知一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尊西漢“犀尊”。

    出土於陝州興平,造型勇猛,強勁霸悍之氣撲麵而來。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犀鼻大孔開張,似在怒吼,鼻端有一長彎銳角,是犀牛主要攻擊武器;額頭有一短角,頸部厚實粗壯,多圈皺襞環繞,粗獷狂野,沉重無比。

    體型碩大,如巨牆重墩,不可動搖,而四足短促有力,肌肉隆凸,總之,每一個細節都無不表現出犀牛的凶猛暴烈。

    “犀尊”既名為“尊”,功用在盛酒。

    想彼時大將出陣、士卒用命,慷慨激昂,舉戈以酹,仰“犀尊”暢飲而祈奏功,決機萬裏,鼓舞飛揚,則犀牛強悍之形正足以鼓蕩其氣。

    因此,“犀尊”的特定外形塑造,決不僅僅是取一動物以求美觀而已,它是一次明顯的主題性創作。

    “尊”的酹酒之功,“犀”的戰伐之意,是一種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犀牛的勇與蠻,使它長期適應野生狀態但極難改造。

    殷商時稱犀牛為“兕”,僅憑此字形,即知上古人對它的戒懼之心。

    犀牛生活於濕熱之地,除分布南洋、印度、非洲中南部外,在中國,目前則僅限於雲省、西廣交界處——從過去楚湘湖廣地區犀牛橫行,乃至前舉在浙、豫諸地遺址皆見遺骨的情況看,其實上古時代,犀牛的生活區域是非常廣闊的。

    但隨著商周時代氣候變冷,又大量草地、沼澤被改辟為農田,犀牛失去了理想的生活環境,族群南遷是必然的選擇。

    但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捕殺。

    一則犀牛角可治病,清熱、解毒、止血、定驚,藥效明顯。

    漢代《神農本草經》有詳細記載,於是捕殺以充藥需,亦為當時大量消耗犀角的理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