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三零章 高昌吉利錢(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個居然是高昌吉利錢!

    道光、鹹豐年間,有個別古錢愛好者在自己的收藏筆記、作品中提到一種嚴格遵循中國傳統“孔方兄”式樣鑄造的銅錢“高昌吉利”,是罕見的品種。

    清朝乾隆年間大學者張伯行和清末大多數古錢收藏家認為,這種銅錢是從北魏一直延續到唐太宗年間、占據和疆東部吐漏番一帶的地方割據政權“高昌國”所鑄造的。

    但這種銅錢存世數量實在太少,和疆吐漏番博物館在介紹材料中“傳世僅兩枚”並不確切。

    而且這兩枚都是上世紀7年代才出土的,張伯行等清代錢幣收藏家不可能看見過,事實上今能夠找到線索、傳承有序的“高昌吉利”銅錢,大約有5枚左右,除了吐漏番博物館藏這兩枚,其他幾乎都能在晚清收藏家的各種筆記、著述中找到線索。

    高昌國,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漢唐間展起來的中西6路交通樞紐。

    原係車師前部地,漢晉為屯戍重鎮,前涼始置郡縣,南北朝至唐貞觀中獨立建國,取“地勢高敞,人庶昌盛”之意。

    轄境當今和疆吐漏番地區,“高昌故城”遺址在今吐漏番市東。

    地處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為古代和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高昌國曆史文獻,在《隋書》和《新唐書》中均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漏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64年,唐朝滅麴氏高昌,並設立安西都護府轄製此區域。

    安史之亂時高昌被回鶻侵占。

    這個高昌雖是個地方性政權,許多對曆史不感興趣的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它曾經的存在,但在其多年曆史上卻經曆過好幾個朝代的更迭,最早可上溯到北魏,最晚則可推到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君主的姓氏則先後有沮渠氏、闞氏、馬氏、麴氏四姓,究竟這種“高昌吉利”是哪個“高昌”所鑄造,從清代開始收藏家們就爭論不休。

    這還不算,到了民國,又有許多名家認為,高昌在當時屬於落後地區,既沒有必要、也沒有技術條件鑄造如此精美的銅幣,不僅如此,出土的“高昌吉利”銅錢數量如此稀少,且品相幾乎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仿佛沒有用過一般,這是很不尋常的。

    因此有人認為,“高昌吉利”四個字未必代表“高昌國”的錢幣,而很可能不過是“厭勝錢”常見的吉祥話,因此這些銅錢可能是五代十國甚至明朝鑄造的。

    數量稀少且沒有流通痕跡,表明這些“高昌吉利”並非一般銅錢,這個推斷是符合邏輯的,但就此認定其為“厭勝錢”則根據不足。

    因為“厭勝錢”係民間私鑄,不能流通,一般而言都比較粗糙,而“高昌吉利”卻厚重精美,是銅錢中的佳品,更可能係官方行的紀念幣或鎮庫錢。

    至於“高昌落後造不出這麽好的錢”、“和疆用不上銅錢”則更是偏見和臆斷。

    根本不靠譜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