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二三章 逆天騙局(2/2)

    東西是假的,那當初被盜的墓呢?

    這就是整個騙局最絕的地方:從高水旺家買走陶俑又到帝都去出手的掮客為了能讓東西順利賣出去就提前設了一個局,專門在報紙上刊登了洛州一座北魏大墓叫人給挖了的消息。

    到這裏也不得不感歎一下,真的是很聰明啊,有這種智商做一些正當工作多好啊。

    北魏陶俑騙局將專家騙的團團轉,雖文物是假的,但是好歹也用到了專業的技術,就算被騙了放在建築裏當個裝飾品還是可以的。

    但金縷玉衣這個騙局可就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感覺了。

    因為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鑒定專家,為騙子自製的“金縷玉衣”開出4個億的價評估。

    而且某銀行兩位行長由此輕信了騙子的經濟實力,現被騙貸6個多億後不但未報案,還繼續為其違規提供資金4個多億,導致銀行最終損失5.4億多元。

    在“中國4富人榜”中,華爾森集團總裁謝根榮一度名列第16名,資產6.億元。

    但沒人知道,這些錢是從銀行騙來的。

    年左右,他利用媒體的宣傳把自己打造成“古董收藏家”,然後找人用玉片隻做了兩件“寶貝”——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

    這兩件幾乎毫無成本的假玉衣被他堂而皇之的拿去找響當當的專家評價,包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在內的5名專家繞著玻璃櫃子轉了一圈,然後寫了個文字明給出了一個評估價:4億。

    據悉,謝根榮給了專家幾十萬的評估費。

    有了兩件價值4億的玉衣,謝根榮輕輕鬆鬆的取得了銀行的信任,不但為他之前6.6億的借貸做了擔保,還又獲得5萬元貸款及4.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

    就這樣,一個完美的騙局就形成了。

    這個騙局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開具的證明,如果沒有這份頂級專家開具的證明,銀行未必會輕信兩件玉衣。

    那這個騙局是如何被戳破的?

    後來審計署在審計銀行賬目時現了巨大的虧空,謝根榮的騙局也就隨之曝光,年一審他被判無期徒刑,後來又在11年接受了二審。

    張元當初第一次聽到這個事兒的時候,就吃了一驚,後來不管什麽時候,都拿這些騙局來警戒自己,讓自己不至於跟這些人一樣再去上當受騙。

    楊老頭聽完他的話,直接就傻眼了。

    怎麽也是不肯再在古董這一行當玩了。

    “也不必因噎廢食,你既然認識我師父,可以先從便宜的東西玩起,經常來我師父這裏請教嘛,就算無法成為專家,好歹也可以避免自己上什麽大當。”

    張元笑了笑道。

    玩收藏的人對他來自然是越多越好啊,不然他收藏的有些東西賣給啊?

    要是都害怕上當受騙不敢玩收藏了,那他這樣的人可就慘嘍。

    “元的對,你跟我老哥倆喝喝茶,聊聊,我給你傳幾手鑒寶的知識,就算沒辦法讓你一下子成撿漏高手,可總不至於讓你像之前那樣總是上當受騙。”

    楊懷仁也是為這個自家人操碎了心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