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九四章 倒爺的崛起(1/2)

    “鬼市”的出現本就有一個特別清晰的指向:錢。   ..

    清朝晚期,王公少爺敗家,拿了家裏的寶貝出來賣,但又怕被人現,於是“見物不見人”。

    鼎盛時期,皇城周圍集中了8個鬼市。

    稱之“鬼市”,可以解釋為兩層意思:一是市內有詐,集中了很多非法渠道獲得的、摻假的東西;二是開市時間特別,淩晨黑前營業,太陽出來就收攤。

    延續至今,帝都“鬼市”就隻剩下大柳樹鬼市。

    早年神乎其神的規矩逐漸打破,但交易始終是“鬼市”的核心:賣家靠賣貨收錢,買家靠收貨滿足自己的收藏**或者轉手高價賣出賺取差價。

    佛爺預計,“鬼市”的買家中,大部分是做倒賣生意的“二道販子”,便宜是這裏的最大標簽。

    一對剛開始在“鬼市”擺攤的年輕夫婦杵在一堆貨品中央,旁邊一個“老炮兒”模樣的人帶著濃重的帝都口音傳授經驗:“來‘鬼市’的都是撿漏的,你價格得便宜,讓人覺得跟不要錢似的。”

    佛爺有個朋友也喜歡逛鬼市,他是西餐廳老板。

    熱愛老玩具和早期的美國貨,曾經在“鬼市”上淘到過價格非常低廉的東西,比如用五六十塊錢買了在網上被炒到五六千的美國“椰菜娃娃”,一個多斤的樹脂西瓜太郎擺件,6元入手,最後以5塊錢轉手到了下家。

    還有個朋友是從事摩托車賽車行業的,曾花6塊錢分兩次收了164個第一代皮卡丘的擺件,在二手平台“閑魚”上以8塊錢賣給了一個帝都向著太陽區的買家。

    “它就是一個撿破爛的地方。東西想象不到的便宜。”佛爺當是給張元的介紹就是這個。

    自年起,他就是“鬼市”的常客。

    當時,“鬼市”還是一個無人管理的自由市場。

    14年,佛爺甚至辦過名為“鬼市”的展覽,用於展出十幾年來從各地“鬼市”淘來的物品。

    混跡多年,佛爺撿過一個“大漏”。

    他曾花低價在“鬼市”買了一個佛塔上的經幢,最後以15萬的價格轉給了下家——“懂的人買了懂的東西,它就值這個錢”。

    這樣的“撿漏”故事在“鬼市”並不鮮見,但便宜不意味著不講策略——正因為無人評估舊物的現實價格,講價過程就更像是買賣雙方心理博弈的過程。

    佛爺還有個購買策略就是“不管多便宜都要砍價”。

    “鬼市”隻有“規矩”,沒有現代商業的誠信,定了價格賣家又反悔的事情時有生。

    佛爺就見過幾起因此而生的打架事件。

    因此,即便價格已經低於心理價位,也要努力殺價,讓賣家確信這就是個不值錢的垃圾。

    除了賣貨,佛爺也經常在“鬼市”淘現貨,加價放到自己的貨攤上賣。

    他賭的是自己更懂行。

    買貨時,他會先從行家的角度捧貨,再以挑毛病的方式貶貨,一旦對方有所遲疑,就意味著他對於貨真貨假心裏根本沒底。

    利用心理鬆動的這一刹那,價格刷的就降了下來。

    文玩市場浸淫多年,佛爺心裏有譜:在鬼市賣貨的人,8%都不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