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三三章 菩薩畫(2/2)

    書畫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類別了吧。

    店裏頭的夥計和老板衝張元和溫蒂打了聲招呼,算是歡迎之後就不吭聲了,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

    他們並不打擾客人,讓客人有時間和安靜的環境去品鑒這些字畫。

    字畫都放在玻璃櫃裏頭,所以品鑒隻是用眼睛看,卻不能用手去摸。

    當然也的確不能摸。

    這字畫如果反反複複被人摸來摸去,那估計過不了多久那就沒法看了,也沒法用了。

    如果隻是損失點錢也就罷了,最怕的是把那些貴重的孤品名人字畫給弄成草紙了,那就真得是得不償失了。

    字畫是一種奢侈品,也是一種嬌貴的產品。

    它如同佳人一樣令人流連忘返,也如同佳人一樣青春短暫。

    在科技越來越達的今,字畫保養卻並沒有越古人保養字畫的技術。

    書畫作品的材料都是纖維質的紙張和絲絹,在紙張製作或字畫裝裱中又加入有動物膠、澱粉、漿糊等酸性材料,這就使字畫品遇到潮濕、光和熱等,會生黴變、蟲蛀、褪色變黃、老化脆。

    由此可見,書畫的材質是相當脆弱的。

    不過對於家庭裝飾或者自己收藏的字畫,隻要我們多花花心思,還是能夠有效地延長字畫的“保質期”的。

    收藏界有句古話,“紙千年,絹八百”。

    實際上,如果保存得好,紙、絹質字畫使用壽命更長。

    反之,如果保養不好,則幾年時間就可能損壞。

    紙、絹材質,怕蟲蛀、鼠齧,怕潮濕也忌太幹燥。

    尤其是進入潮濕多雨季,書畫的保存更當注意。

    這裏麵的訣竅多著呢。

    普通人可能不懂,但書畫店的老板肯定是懂的。

    兩人自然對那些現代電腦畫不感興趣,尤其是張元,他來古玩街的目的那就是為而來買古玩的,買那些東西也沒意義啊。

    “這個是你們經常拜的那個觀世音菩薩吧?”

    溫蒂看著眼前的這幅比較典型的中國風的觀世音菩薩問道。

    張元點了點頭,這幅畫上有一段題款: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實在的,張元看不懂這是什麽意思,但是一幅畫的真偽,其實往往可以從底款之中尋找出端倪來。

    這題款的落款是李靖。

    當然不是《封神演義》裏麵的李靖,也不是《西遊記》裏麵的李靖,而是初唐的那位名將。

    衛國景武公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

    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

    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穀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