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二二章 何家村的寶貝(1/2)

    張元急忙將東西收起,被這個瘋婆子打碎了,那多不劃算啊。..

    氣死官窯雖然不是官窯,可是他收藏的卻根本沒有,弄到一件多不容易啊。

    他抬頭去看展台上的東西,正好聽到光頭在那裏介紹。

    “這是一件唐代的金器,龍鳳蓮瓣紋金碗,高5.5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6.7厘米。

    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

    錘擊成型,紋飾平鏨,通身魚子紋地。

    外腹部鏨出兩層仰蓮瓣,每層十瓣。

    該碗用赤金製成,圈足內側寫有“九兩半”三字。

    按唐代一兩合41.7克計算,此碗的重量約為96克。

    碗內底中心,是一朵薔薇式團花,外底中心則鏨刻一隻回的龍鳳,周圍飾有忍冬雲紋,呈現出一派和諧美滿的氣氛。

    金碗通體以細密的魚子紋做底,應是多子多福之意。

    通過這些繁而有序的紋飾,寫實與寓意並重的構圖,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唐代工匠的工藝水平,也能體會到人們追求興旺和諧的審美情趣。

    底價一百萬美金,現在開始競價!”

    一百萬美金!

    那可是七百萬左右人民幣了,這個價格可不低,而且還隻是底價。

    不過這東西是唐代的,FBI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快上去看看東西是真的嘛。”

    海蒂似乎並不在意一百萬美金的價錢,她隻在乎東西是不是真的。

    張元對這東西也很感興趣。

    唐朝的金器非常精美,他以前也見過幾件。

    可是真正弄到手的卻寥寥無幾。

    這種精品,那是遇到一件都要弄到手的,否則就太可惜了。

    代當時的宮廷金銀器主要出自中央金銀作坊院。

    它和一般的作坊是不一樣的,隻要做得好,不計成本。

    其金銀器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麵紗。

    唐朝把它作為一種等級的象征,三品以下不得以金銀為食器,這實際把金銀賦予了社會等級化的內涵。

    金碗在圈足內的裝飾主題是龍鳳。

    金碗的內側有墨書“九兩半”三字。

    這種墨書標重在何家村窖藏及其他窖藏的金銀器中常常見到,這是唐代管理金銀器留下的痕跡。

    大家還記得《紅樓夢》中,丫頭鴛鴦是替賈母掌管金銀器的,每次使用後,都要稱重後入藏。

    唐代金銀器掌管者,為防止以輕換重,在每件器物上往往都以墨書標重,有的直接鏨刻出重量,反映了金銀器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龍鳳蓮瓣紋金碗所采用的裝飾手法,稱為適合紋樣構圖。

    它是將要裝飾的器物劃分成許多區間,然後給這些區間填以適合紋樣。通過每個區間的裝飾,達到美化整個器物的目的。

    這種手法常見於初、盛唐,中晚唐就不多見了,現在更是失傳。

    據介紹,碗在唐代金銀器中的數量很大,形製變化也頗多。

    主要有折腹碗、弧腹碗、多曲碗、帶蓋碗。

    大多數為銀質,金碗很少。

    金碗有時還被用作酒器,文獻中也有唐代用金碗盛酒的記載。

    但不管這東西是什麽,從其造型和特點來判斷,都絕對是唐代的金碗無疑。

    為了確認這一點,張元甚至還特意用鑒字訣查看了一下。

    沒有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