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零八章 明光帝國(2/2)

    溥偉耗盡了心力和財力,最後隻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196年1月,溥偉已是貧病交加,而嫡福晉赫舍裏氏卻攜大批私蓄離開溥偉回往娘家。

    憂急攻心之下,溥偉病死在新京一家旅社裏,終年56歲。

    不得不,這貨為了他們的大清倒是忠誠啊。

    而張元手中的聖旨,就是這貨籌劃刺殺袁世凱之前準備好的東西,聖旨上的蓋印,當然是他刻出來的。

    而且還用了防偽水銀——“明光帝國”。

    這個明光帝國後麵會有解釋。

    當然,這聖旨雖然有一些曆史價值,可怎麽也不值五萬美金的,不過這裏頭還有個事兒。

    話這個愛新覺羅溥偉為了複辟滿清,先是與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宗社黨”,堅決反對清帝退位,對抗改朝換代的革新。

    隨著宗社黨主要成員之一的良弼被同盟會會員彭家珍炸死,皇室親貴猶如驚弓之鳥,紛紛逃離帝都。

    溥偉來到青鳥,試圖借助德國勢力挽救大清於危亡之境,卻遭到了德國人的婉拒。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後,日軍占領青鳥,恭王便轉而將目標放在了日本人身上。

    在日軍的支持下,他和善耆搞起“滿**立運動”,重建已被解散的宗社黨,還在遼東一帶召納土匪,秘密組織“勤王軍”,為複辟清室費盡心機。

    這段時間,這位恭親王可是弄到了不少的金銀,以圖東山再起。

    1916年月,溥偉在青鳥期間收到了前陝甘總督升允自東京送來的密函,其在日本聯絡上層力量支持複辟活動。

    溥偉大喜過望,遂和善耆加快了複辟步伐,預謀於6月中旬在遼南一帶舉事。

    誰知計劃不如變化,6月6日袁世凱突然病死,日本政府隨之改變了對華政策,將宗社黨軍隊和蒙古騎兵解散,致使遼南舉事落空。

    19年月善耆死亡,溥偉複辟清室又少了一大幫手。

    溥偉又來到連城,日本方麵由滿鐵出麵接待。

    滿鐵名義上是一家經營東北鐵路的日本公司,實際上是日本派駐東北的間諜機關。

    日本的很多對華政策,尤其是對東三省的政策藍本多出自滿鐵。

    溥偉與當時的滿鐵總裁內田康哉過從甚密,據此人曾向日本內閣建議,扶植溥偉在沈陽登基建立“明光帝國”。

    溥偉對此異常欣喜,甚至迫不及待地身著親王朝服在日本警察、憲兵的保衛下拜謁沈陽的皇陵,祭奠列祖列宗。

    一時舉國轟動,議論頻出:有溥偉拜謁祖陵是登基稱帝的前奏,有宣統皇帝尚在,此舉無異謀權篡位。

    而實際上這一切不過是溥偉的一廂情願而已。

    誰做皇帝對日本更有利,日本便會讓誰做這個皇帝。

    對於滿鐵的建議,日本軍部認為溥偉年齡大、閱曆廣,不如溥儀好駕馭;再,“宣統皇帝”怎麽也比“恭親王”的名頭更大更響吧。

    19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日本人安排下來到東北,並於19年月1日在日本扶持下成立偽“滿洲國”——溥偉的帝王夢再一次破滅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