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一六零章 震驚全場(2/2)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東西既然是真的,那他就沒必要去摻和這些人的討論。

    這個討論非常激烈,最終花費了半個時,才似乎達成了一致,由那個八十多歲的白胡子老頭顫顫巍巍地走過來道:“蒼有眼啊,老朽活了大半輩子了,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沒想到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居然還能看到這傳中的君子瓷!”

    此話一出,台下直接就炸開鍋了,仿佛一鍋滾燙的油潑進了人群之中,所有人都激動地站了起來。

    君子瓷!

    居然是君子瓷!

    這種東西,張元手裏居然有一件,而且品相比大英博物館和景德鎮的都要好得多。

    如果國寶也可以分等級的話,那麽這君子瓷怕就是國寶裏麵的頂級存在了!

    居然可以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看到這樣的東西,而擁有這件東西的人,還是一個中國人。

    這是否意味著炎黃祖先冥冥之中在保佑著這麽一件曠世珍寶可以返回中國。

    沒有人知道是不是如此,但他們寧願相信如此。

    心裏頭還有哪怕一點點對中國的感情的人,都忍不住眼圈濕潤了。

    甚至有些人幹脆嚎啕大哭。

    可能外行人無法理解這樣的事情,可是懂行的人卻明白,哭真得是應該的。

    能見到這樣的東西,真的是畢生的幸運。

    “諸位,君子瓷號稱‘瓷器之王’,是中國瓷器史上最神秘的一個品種。

    相傳,隻是在中國的唐代武則時期出現過很短的一段時間,然後就神秘的消失了,從此,曆朝曆代就再沒有人能燒製出君子瓷來。

    根據唐史記載:君子瓷是出現在唐授元年,南方浮梁有吏進獻精美絕倫的瓷器車馬一套。

    這是君子瓷第一次出現,後來君子瓷就成了武則專用的瓷器。

    武則死後,君子瓷的製作工藝也隨之消失。

    世界上已知的君子瓷實物,一共就兩件。

    一件是在大英博物館裏收藏,那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英國人搶去的國寶之一。

    另外的一件君子瓷,相傳是在瓷都景德鎮。

    然而據我所知,那兩件的品相和做工相比這一件,都相去甚遠。”

    八十多歲的老專家開口了。

    “為什麽這麽呢?我們應該都知道,君子瓷之名,是因為它有一個奇怪的特性,它能出熒光,就象夜明珠一般出熒光來。

    但是觸君子瓷熒光的條件那可是異常的苛刻,一定是要在自然溫度18到度之間的夜晚,而且觀看的視線一定和君子瓷平行。

    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也就是人造的溫度君子瓷可不認帳。

    而且溫度達到了要求,熒光也隻是出現在平行視線裏,換做其他任何角度,那是斷然看不到任何異常反應的。

    這個特性很和中國文人的藏拙的秉性,所以,這個瓷器出世以後,就被人命名為君子瓷,取謙謙君子,溫文爾雅之意。

    以現代的科技,製造出這樣的條件並不困難,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嚐試一下,看看這所謂的君子瓷,能不能真正放出令人滿意的光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