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零一零章 古董懷表(2/2)

    更不可能知道那些零件完全由黃金打造,估計他還以為是鎏金呢。

    張元也是因為擁有鑒字訣的透視能力,才能看透這裏麵的東西,否則隻怕也要錯過一件好東西了。

    這塊懷表如果上了拍賣,最少也價值兩三百萬美金,比張元購買的所有鼻煙壺都要昂貴。

    沒辦法,這是歐洲的古董,西方人就是喜歡。

    寶璣是一位製表才,他鑽研好學,在不到歲時已經對製表技術的創新突破有所貢獻,並在1784年成為被認可的製表大師。

    181年,他獲得專利的“陀飛輪”裝置在個世紀後的今仍然是複雜功能手表的代名詞。

    三問、萬年曆、計時碼這些最複雜的製表技藝的明與改進都與寶璣有關。

    在四分之一的19世紀中,歐洲的皇室顯貴、達官巨賈們在寶璣定製了無數精美絕倫的懷表。

    寶璣所明技術,比如打簧遊絲,防震器、雙秒針表等,包括他的鍾表設計藝術都對整個19世紀的懷表製造影響深遠。

    他生於瑞士,卻在法國度過最主要的日子。

    寶璣大師的後代安東尼和克萊門特都分別成為19世紀有影響力的製表大師。

    今居於表壇至尊地位的寶璣品牌,它的影響力離不開人們對寶璣大師的無限尊崇。

    原本德國和法國是鍾表業的核心國家。

    到了19世紀,最早展鍾表業的德國和法國逐漸淪為附屬地位,而原來的製表中心英國--倫敦也已風光不再。

    到了19世紀中後期,英國的鍾表業更是走向沒落。

    瑞士在19世紀正式確立了世界鍾表中心的穩固地位。

    如今,在拍賣和收藏市場,19世紀的懷表是當之無愧的明星。

    張元要買的這塊懷表不僅僅是19市級的懷表,而且還是寶璣懷表,其意義更加非凡。

    如果遇到瘋狂一點的收藏者,就算是出手一千萬美金都有可能的。

    “十萬美金這麽便宜,我出十一萬,賣給我們吧。”

    就在張元準備付錢拿貨的時候,那幾個寶島人不知道又從哪兒鑽了出來,簡直就跟地鼠似得。

    張元的臉色不是很好看,競價沒問題,可是如果總是針對他競價,這問題就大了。

    如果不是他詢問湯姆,湯姆隻怕也不會將這件懷表拿出來。

    這幾個寶島人還真是好意思啊。

    估計一直待在附近盯梢呢吧。

    他甚至現其中一人手裏頭居然還拿著望遠鏡。

    “看什麽看啊,有錢就買,沒錢滾蛋,你們大6仔怎麽連這個規矩都不懂?”

    寶島人估計是覺得張元已經花了那麽多錢購買鼻煙壺了,在這懷表的爭奪上肯定比不過他們,所以心裏頭頗有幾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感覺,還挺得意。

    張元聽到這話,不由笑了。

    他覺得可笑。

    難道在這幾個白癡眼裏,他張元身上就那麽幾個錢嗎?

    這些人也不想想,他既然敢來這種地方跟他們競價,那還會缺錢?

    再了,這身旁不是還帶著一個名叫“溫蒂”的錢袋子嗎?

    他會缺錢嗎?

    搞笑!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