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九五八章 瘋丫頭叫價(2/2)

    或者還有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社會中門第觀念的一種嘲諷?

    我不禁想起了英國藝術史家約翰·羅斯金過一句話:‘藝術反映著一個社會中文化精英分子的道德關注。’

    毫無疑問,這是一幅非常出色的畫作,它的競拍底價是十萬美金……”

    ……

    拍賣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幾幅珍貴的油畫都被溫蒂給拍走了,在張元的指點之下,她往往能夠切入到關鍵點上,一舉將東西拿下,使得別人出價也不是,不出價也不是。

    而接下來的幾件東西也都拍出了比較不錯的價格。

    尤其那個竹雕山水,那是張元看中的東西,所以他給展飛做出了提醒,最終花費了五萬美金,將東西拿到了手。

    而那些動物標本,雖然溫蒂和張元都不怎麽感興趣,可是對那東西感興趣的人卻有一大把呢。

    這些瘋狂的家夥最終以每個標本一萬美金的高昂價格將那些東西拍了下來,實在是夠奢侈的。

    到了那幾件比較貴重的中國瓷器的時候,這的拍賣會已經算是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了。

    這當然也是因為老傑瑞的收藏品真得很好,如果不好的話,也沒有人會願意出那麽高昂的價格去購買啊。

    老傑瑞的兒子也很有拍賣技巧,他將昂貴的東西放到了最前麵和最後。

    最前麵的可以炒熱氛圍,比如那《春》、《迷失的仙女》。

    而最後的則算是壓軸,比如那琺琅彩、粉彩、五彩瓷器,就沒有立即進行拍賣,而是先將那幾件清代的青花瓷進行了拍賣。

    那些東西也是被展飛一股腦兒都給弄到手了。

    之前就過,這些東西的價值可能不如那琺琅彩、粉彩和五彩瓷器,但在市場上的流通性卻是最好的。

    因為價格不貴,而且還是皇帝用過的東西,這樣一來的話,就能吸引很多人去購買。

    反正又不貴嘛。

    可是價格太高的東西就不行了,真正買得起的人不多,而買得起的人也未必懂得欣賞。

    所以買高昂古董的人,一定是要做好長期壓在手裏的準備,如果資金不充裕的話,真得是玩不起這種東西的,否則的話,就砸自己手裏了。

    那幅《迷失的仙女》底價十萬,最後拿到手的價格過了一百萬美金。

    這種畫是屬於不太知名的油畫家畫出來的,雖然作品很出色,可是喜歡的人畢竟是眾。

    隻有那些打算收藏,而不是急於出手的人,才會選擇購買的。

    大多數追求流通的古董商,是不敢去競拍那些東西的,就怕到最後把自己給坑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競拍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每一件中國古董,張元都是隻叫一次價,然後就交給展飛去競拍了。

    靠著神羅集團那雄厚的資金實力,在場的這些人基本是沒辦法去爭的,所以東西很順利地都落入到了展飛的手裏。

    不過溫蒂不知道這些啊,她好奇地問道:“大叔,你剛剛不是你想要拍幾件中國古董嗎,怎麽每一次都剛剛叫價便放棄了啊?”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