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九五章 錢謙益毀書(2/2)

    睢陽袁樞為明末北方著名收藏家,是曆史上迄今為止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

    錢謙益曾盛讚其“睢陽袁伯應,以名臣(兵部尚書袁可立)子之牽絲郎署,負文武大略,博雅好古”(錢謙益《袁伯應南征吟引》)。

    錢氏很看重睢陽袁氏的收藏,往來間以詩文互有題贈。

    錢謙益所藏多宋元舊刻,為此他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尋訪,明王世貞不惜以一座莊園代價換得的《兩漢書》後來因故散落於民間,即是錢謙益以數年時間追蹤查詢,最後終於以一千二百金的高價覓得。

    錢謙益中年時曾構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書,晚年則居紅豆山莊,新建絳雲樓,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繕治,分類編目,結果整整裝滿七十三大櫃,貯於樓中。

    望著滿屋書籍,錢謙益感慨地:“我晚而貧,書則可雲富矣。“

    不幸僅十多之後,家中不慎因剪燭引起大火,絳雲樓全部藏書竟因此毀於一旦。

    據書樓起火時,錢謙益指揮烈焰上,大叫:“能燒我屋內書,不能燒我腹內書。“

    事後又痛心疾地:“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劫也。

    錢謙益本飽學之士,對版本目錄亦十分精通。

    曹溶《絳雲樓書目題詞》:“宗伯每一部書,能言舊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間差別幾何,驗之纖悉不爽,蓋於書無所不讀,去他人徒好書束高閣者遠甚。“

    但同時也指出他藏書太偏執:“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鈔本,雖蘇了美、葉石林、三沈集等,以非舊刻,不入目錄中;一好自矜嗇,傲他氏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

    乃至“有單行之本,燼後不複見於人間“。

    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

    錢謙益與曹溶本相交甚厚,曹在京師時,堂上列書六、七千冊,錢常去曹處看書,每見自家所乏,恒借鈔,曹則希冀異日可因此借觀錢氏之書。

    曹則問錢:“先生必有路振《九國誌》、劉恕《十國紀年》,南歸幸告借。“

    錢當下許諾,不料事後竟後悔道:“我家無此二書。“

    及至絳雲火,曹溶前來吊其災,錢方後悔地:“我有惜書癖,畏因借輾轉失之。子曾欲得《九國誌》、《十國紀年》,我實有之,不以借子。今此書永絕矣。使鈔本在,餘可還鈔也。“

    絳雲樓火災後,錢謙益根據記憶,追錄成《絳雲樓書目》。

    書目對宋元版本情況多有記載,是一部極有價值的私家藏書目錄。

    錢謙益除絳樓外,在其故第東城還有少量藏書,包括宋版《兩漢書》等,加上他後來又6續收集到的部分,在他去世後均歸其族孫錢曾。

    錢謙益應該不至於撒謊,畢竟已經毀了的東西,自己曾經有過,那純粹就是給自己添堵。

    因此關於《九國誌》的記載,基本都是被毀了。

    然而今張元現這一套《九國誌》,毫無疑問是北宋珍本,這明老爺其實還是沒有完全瞎眼的,有些時候,還是給人們留下了一些念想。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