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九四章 又見宋版書(1/2)

    “我可以看看吧?”

    張元吞了一口唾沫,有些緊張地問道。..

    如果真得是《九國誌》的原始版本,那麽張元這一次可算是撿到大漏了。

    “當然可以了。”

    鐵老哥沒有多想,他隻是覺得張元既然要看,那肯定就明那些書還是有一些價值的,他不管多少,隻要是能夠給他些錢,讓他把病治好了,那他就謝謝地了。

    張元仔細翻看了那些書卷,每一本都愛不釋手啊。

    翻到最後

    一共有四十九卷,沒有錯了,這是最早的北宋版書。

    可以,根本就是絕版書,要知道這東西原本早就已經遺失了,現在傳下來的版本,是後世人重新編纂的十二卷版本的,跟這個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怎麽樣啊專家,這兩套書還能值點錢吧?”

    村長其實也是希望這些書值點錢的,鐵老哥的日子過得苦,他這一也心裏不好受,但是因為自己經濟條件也沒有多好,家裏財政又讓老婆管控著,就算是想要幫,也幫不上忙啊。

    張元點了點頭道:“我能夠確認的是,葉士的那一套醫書是沒錯的,而且是現在僅存的一套有葉士手寫注釋的版本,絕對是好東西。”

    “隻是這《九國誌》就有點懸乎了。曆史上,宋版書的幾經浩劫,186年火燒圓明園毀了一部分,19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把當時帝都好多藏書都給燒了,帝都老百姓曾眼看著大風吹卷著《永樂大典》的殘頁而去。

    還有抗日戰爭時期帝都八年淪陷,至今到底日本掠奪了中國多少文物古籍,沒有文字記載。”

    “《九國誌》原本據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徹底毀掉的,當然,也有別的法,但大家一致認為這本書被毀了,所以這套書究竟是不是真的,還真不好確定,因為它沒有一個對比啊。”

    張元這番話,隻是想要稍微把價錢往下壓一壓的。

    畢竟宋版書實在太過珍貴了,如果對方獅子大開口,他也沒辦法的。

    1996年,嘉德國際拍賣公司第一次奉獻了一個祿琳琅的殘本《文苑英華》,白麻紙精印,典型的北宋風格。

    張元聽李明光,當時他都有給這冊書跪下去的衝動,這是從海外流失了1年收來的古籍精華。

    此書當時賣了11萬元,讓他非常痛心疾的是,這本書當時又落入海外華人的手中。

    當時沒有一個中國企業家、圖書館、博物館有反應啊,年中國才設立5萬元珍貴文物搶救基金。當時的有關部門都等著人們捐贈呢。”

    1998年,中國翰海拿出了當年溥儀賞賜書的前四本,黃麻紙印、南宋風格的《春秋經傳》創造了176萬元單項標的紀錄。

    1999年,翰海又把後四本拿出來了,好些人爭搶,買了前麵四本藏書的買家急了,以每本接近1萬元的價格爭購這四本書,稱得上驚心動魄。

    1998年的幾百萬可不是現在幾百萬的概念,最起碼也得翻個六七倍啊。

    年,中國書店推出周必大刻印的宋版書,最終被博物館以45萬元購買,國家級博物館急需宋版書原本。

    年之前,宋版書在拍賣會上沒有全本出現,隻有殘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