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九零章 巴山玉(2/2)

    結構上以玉石的邊部、表麵或裂隙育的區域改變最明顯,遭受破壞的程度較深。

    玉石中心或原本致密、裂隙少的區域受破壞的程度較,這使經處理的巴山玉具有不均勻的特點。

    經處理的巴山玉的顏色仍為原生色,隻是經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了,綠色也有些黃.象翡翠中淺色的菠菜綠,但看起來不自然。

    形狀由然團片狀、條帶狀向斑點狀、柳條狀和碎塊狀轉化、淩亂且有飄浮感。

    改善後透明度有較大提高。

    巴山玉原石多為不透明—半透明,但因為裂隙多且分布廣,處理的程度較深,處理後的玉石改觀很大,可達半透明—透明,整體潤澤度接近優質玉石。但細膩程度仍較差。

    改善後硬度下降很多。

    巴山玉原料的硬度比翡翠略低,而製成品的硬度由於先質地疏鬆和後來酸漂洗雙方麵的因素,下降為平均6.6左右,其中也不乏接近翡翠硬度的。

    光澤在改善後有很大提高、可達玻璃光澤,但光亮程度不如翡翠,有B貨的傾向,帶有樹脂或油脂的感覺。

    “陳老板,能冒昧問一句嗎?您女兒當是買這個項鏈的時候花了多少錢?”

    張元忍不住替陳貴心疼。

    如果真得是拿巴山玉當成滿綠玻璃種的料子買的話,那估計是虧了不少錢的。

    陳貴回答道:“當時我女兒是跟著一個朋友買的,所以人家給算的是朋友價,隻要了五百萬而已,不過我聽女兒這東西應該價值上億呢吧?”

    “五百萬!”

    村長苦笑道:“老陳你果然是有錢人啊,你女兒也是真夠大膽的,居然敢花費那麽多錢買這麽一串項鏈,她就不怕買到假東西啊,哎呀,呸呸呸,你看我這張嘴,對不住,對不住啊。”

    “沒關係,我女兒現在也知道錯了,正在家裏反省呢。”

    陳貴看向了張元道:“專家,您怎麽,這東西能值多少錢?”

    張元歎了口氣道:“你們當是買的時候就沒讓專家鑒定過?沒有要那個鑒定證書嗎?”

    “鑒定證書有的,還是一個專家給開的呢,不過最近去找的時候,是這個人早些年就不做這一行了,這還有用嗎?”

    陳貴這話的時候,心裏頭就不由得產生了強烈的擔憂感,他覺得事情恐怕不太對。

    “陳老板,句不好聽的啊,你們真實夠糊塗的,這是給人騙了啊。”

    張元搖了搖頭道:“告訴你們吧,這東西叫巴山玉,而且還是經過加工之後的巴山玉,屬於B貨,就你這個項鏈,能有兩三萬的價值就不錯了,五百萬?唉。”

    “B貨!”

    就算陳貴不是很了解翡翠,可也知道B貨是什麽意思。

    “對,就是B貨,而且即便你這個是然a貨也不值錢的,巴山玉根本就賣不上價的。”

    張元無奈道:“本來收了您那麽多東西,我不好打擊您,可是也沒有騙您的必要,如果不相信我的話,您可以自己到帝都的珠寶店裏親自鑒定一下就知道了。”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