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八九章 收藏家陳貴(2/3)

    這種錢幣是為紀念王後等過生日啊之類的行的,故意流傳到民間,顯示王要的恩澤。

    這種錢幣很有研究意義。

    在眾多的錢幣中,有一枚錢幣曾經讓陳貴大傷腦筋,因為他一開始不知道錢幣上的文字是什麽意思。

    為此,他特意跑去帝都博物館查找資料,請教專家。

    那是一枚八思巴文大元通寶,典型的生坑老錢。

    帝都的專家給他鑒定後當即表示想收藏,讓他開個價,但愛不釋手的陳貴還是拒絕了。

    陳貴介紹,元代是北方遊牧民族統治的政權,他們使用漢族鑄幣工匠鑄行了八思巴文、漢文的各種錢幣。

    但是,都是象征性的。

    實際上,它們大量的使用唐宋錢幣。

    因此,元代錢幣非常珍貴。

    起這枚錢幣的來曆,陳貴笑稱自己做好事得來的。

    那時部隊組織學雷鋒分隊,幫駐地附近的群眾幹活。他經常幫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太幹活,老太太家裏有好多錢幣,一股腦都賣給了他。

    1年春節央視二套《一槌定音》播出一枚清代光緒通寶銅雕母錢以17.5萬元人民幣賣出,由此可見雕母錢是何等的珍貴。

    母錢是古時翻鑄大量錢幣時,中央和地方財政所製作的標準樣板錢。

    母錢可分為錢樣、雕母錢和鑄母錢。

    錢樣是根據錢幣的設計,用錫、象牙或紅木等材料精心雕製的錢幣實物樣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審定。

    從嚴格意義上講,錢樣還不能算作錢幣,因為它隻作為送審報批的實物圖樣,不能流通。

    錢樣是給皇帝審定用,一類錢幣的錢樣理論上應該隻有一枚,所以數量極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場上幾乎見不到。

    雕母是按照朝廷規定的那種規範性錢的形式,把它雕刻出來,麵、背要求很嚴格,而且請當時最有名的書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來寫錢文,把它刻成錢模子。

    雕母做出來以後,經過審定批準以後,就開始翻鑄了。

    翻鑄還不能大量地翻鑄,翻多了,就變形了,所以翻出來的錢也是有一定限量的。

    第一次翻出來的錢叫鑄母,我們一般講的母錢就是鑄母。

    鑄母在錢幣正式流通後也會銷毀,所以母錢也是很少流傳下來的,但古時錢幣管理沒有那麽嚴格,也有少量流傳於世。

    而陳貴的手中,就有乾隆、順治、鹹豐和光緒母錢,這在錢幣收藏界也是數一數二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