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七八章 補字訣占大便宜(2/2)

    張大千除了擅長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外,在書法方麵比較欠缺,這應是他的遺憾。

    他早期師從清代晚期的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農髯,形成自己細秀,方平,略帶隸書味的書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張大千先生的書法開始醞釀變化。

    他轉學多師,學習魏碑,《瘞鶴銘》,參以宋代大家黃山穀的筆勢,學習石濤筆法剛勁,不拘一格的書風。

    他的書法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合了山水畫的意境,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麵上的張揚外露和劍拔弩張,而是使力與感情相融合,平中求奇,使他的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張大千筆力遒勁而秀逸的自家風格,被後人稱為“大千體”。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

    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

    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

    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麵卓有成就。

    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在世紀的中國畫家中,張大千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畫意境清麗雅逸。”

    他才力、學養過人,於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無所不擅,特別是在山水畫方麵具有特殊的貢獻。

    他和當時許多畫家擔負起對清初盛行的正統派複興的責任,也就是繼承了唐、宋、元畫家的傳統,使得自乾隆之後衰弱的正統派得到中興。

    如果張元沒看錯的話,那模糊碎裂的落款所用的正是大千體,雖然算不上書法裏的極品,但卻可以證明那真得是張大千的手筆。

    至於畫的風格,這就不好判斷了。

    畢竟張大千臨摹的畫作實在太多,如果假借別人的風格,也是未嚐不可的。

    東西壞了其實並不可怕,張元有補字訣,可以將這幅畫完美的複原。

    不過為了估價,他還是用鑒字訣查看了一下。

    “哦?當真是張大千的作品,這可有意思了。”

    張元沉默了一會兒笑道:“老先生,您這幅畫當真不錯,是一個比較有名的近代畫家畫的,我給您出十萬塊怎麽樣?”

    十萬塊買張大千的畫,真的占了大便宜了。

    不過話又回來了,這幅畫多處都有破損,落款更是破裂嚴重,估計讓別人買,肯定不敢出十萬以上價錢的。

    這種真得是連修複都沒法修複,一旦修複,就會出現明顯的不協調,反而會降低畫的價值了。

    “十萬!”

    老先生一聽張元這話,險些沒一屁股從椅子上摔下去了。

    十萬塊對於一個農村人來,那真得算是文數字了。

    即便是到如今農村生活已經變得相當不錯的情況下依然是如此。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