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七五章 古董村(2/2)

    這就像一層窗戶紙,書本上和官方上總是把它形容的如何如何的美?

    其實這些不是關鍵,關鍵是有沒有人帶你捅破這層窗戶紙,捅破了真相大白,捅不破雲裏霧繞,讓人感到高深莫測。

    譬如,新粉彩和粉彩、淺絳彩的區別?

    其實白了就是,粉彩和淺絳彩所有的優點加在一塊那就是新粉彩,新粉彩是汲取了粉彩和淺絳彩的長處,又彌補了粉彩和淺絳彩的不足。

    比較出真知,尤其是收藏。

    現在我們來怎麽區分粉彩和新粉彩?

    粉彩需要玻璃白打底,新粉彩不需要玻璃白打底可以直接作畫。

    粉彩用的料是生料,新粉彩用的是熟料。

    生料在燒造前是看不出顏色變化的,“熟料”,經過了高溫煆燒,所以在進行燒製前後,色彩基本沒有什麽變化了,顏色更穩定,降低了燒造難度。

    粉彩的有種粉的效果,沒有新粉彩那種靚麗,色彩也沒有新粉彩鮮豔。粉彩在繪畫自由度上沒有新粉彩的自由度大。

    淺絳彩和新粉彩的區分:淺絳彩容易脫彩,不利於保存,而新粉彩則有利於保存。

    顏色也比淺絳彩鮮豔,表現效果也比淺絳彩更為豐富,更利於商品的流通。

    從工藝上看,釉上新彩在色彩上更能表陶瓷創作的內含和主題,即能工能寫、兼工帶寫,又能中西結合,即既可以像古彩、粉彩一樣勾線,又可以製作水墨沒骨畫,還可以複製油畫、水彩畫等,表現力極強。

    同時色彩種類豐富,色穩定,呈色光亮,燒成溫度寬,且在燒成前後色彩變化不大,這有利於更好地把握色彩效果。

    另外新彩生產工藝成本低,易於與現代工藝技術結合,比較適用批量生產,這是新彩的又一新特性。

    所以我它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頭萬緒新粉彩。

    新粉彩怎麽斷代:新粉彩從誕生起就像春風一樣席卷著彩瓷市場,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到現如今的當下。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新粉彩當中,他們又有哪些時代特征呢?我們又該如何區分是民國新粉彩還是建國新粉彩,亦或是特殊年代的新粉彩,更甚是七八十年代的廠貨呢?又或是當代的仿品呢?

    先我們來看民國新粉彩的特點,民國新粉彩,判斷其新老,先看它的製作工藝,是手工拉坯還是注漿工藝,再看它是人工繪畫還是貼花,最後看有沒有老化痕跡和使用痕跡,綜合這幾點進行判斷。

    因為民國到現在也就六十六年,再加上製作的年代,也就七八十年。

    ‘七八十年,是呀,我也沒它有百八十年呀,成千上萬年呀?是不?’

    還記得我第一次收新粉彩的時候,遇到一七十多歲的老頭兒,等我完上麵的話,他當頭就是一句。

    我又接著:‘這保存還比較完整,就是裏麵的擦拭痕跡比較厲害。這從某方麵也影響了它的價格。’

    隨後,我將東西翻過來看了看底就接著道:‘可惜這不是乾隆年製,要是乾隆年製就更好了。’”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