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二一章 印的緣分(2/2)

    他本來拿這些東西是想收藏的,不過西川步步相逼,他幹脆就拿出來做擋箭牌了。

    “顧雲美的印章,張哥你怎麽不早啊。”

    柳憐突然驚叫了起來。

    “怎麽了,你喜歡這個?”

    張元納悶地問道。

    柳憐急忙點頭道:“張哥,我之前過了,我手裏的翡翠金蟾就想兌換一樣東西,而我所的東西,就是顧雲美的印章。”

    “不會吧?”

    張元苦笑道。

    “張哥你不知道,我父親那裏也收藏了幾塊顧雲美的印章,隻是不成套,所以他就想多收集幾塊。”

    著話,柳憐就將自己的皮包打開了,裏麵果然有幾枚顧雲美的印章。

    “這是朱文‘雲美’印,此印是元朱文風格。”

    張元拿出一枚印章看了起來。

    其虛處比傳是樓印更大,筆劃更鬆。

    章法上運用擬人化,美字如人雙足跨開站定,麵向前看,如主人樣。

    雲字左顧右盼背靠美字,下身圈曲向右如客。

    二字一靜一動,配合得像幅人物畫。

    這一刻,張元始悟我國獨特的篆文可以如此變化多端,給人賞玩。

    且二字都有上緊下鬆、上重下輕呈驚險跌倒之象,還有像不倒翁似的動感。

    篆文與印邊均以圓切刀法刻成,刻時前瞻後顧如蟲食葉,每筆有頓挫地刻成蠶頭、燕尾、蜂腰、鶴膝等象征性形態,遂使刻板的線條生出生動的生命感。

    作者是將自己的喜怒哀樂也融入了進去,達到藝術上的寫意風格。

    “這一刻是朱文‘渺渺兮予懷’印,款署‘鬆風寢作,苓。’”

    看得出來張元對顧雲美的印章真得非常感興趣,看了一個又急忙拿起另外一個道。

    渺字古作眇,鬆風寢是顧雲美的室名。

    他把第二個渺字,用二短劃來代替,免蹈重複之病。

    還把渺字上“少”的一撇拖長,把這二短劃融在一起,刻成了個合文,使這五個字,化為四個字,給人以勻稱的感覺。

    多處有刻斷的地方,係用圓切刀刻斷,顯得非常古樸。

    遇到方格之處,掌握著“外方裏圓”的造型,既挺拔又古樸。

    這顆印的邊緣刻得非常特別:上下二條邊細。左右二條邊粗。細的邊易斷,斷了顯得古樸。粗的邊不易斷,顯得很挺拔。

    線條的斷和連,也是藝術上的一種對比,看了令人心態平衡很舒服。

    邊款“鬆風寢作”四個字刻正書,“苓”字刻隸書;印麵上的字刻篆書。

    一顆印上刻了三種字體,達到了印章藝術內容的多樣化。

    文三橋的邊款,有正書、行草和隸書等體,像刻碑那樣用雙刀法刻。

    雲美刻邊款,也是瓣香三橋刻多種體,並且刻得很渾厚,功力很深。

    “居然還有朱文‘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晦白日,青輝照衣裳。’五絕詩印!”

    此款署“於此時頗得靜趣,遂趁清興鐫此。雲美顧苓並記。”

    在他詩意中知道這顆印是顧雲美在虎丘山麓塔影園中刻的。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