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零九章 老坑洮硯(2/2)

    當然,正如她所的那樣,她帶來的東西可不止一件,如果有人拿出更好的東西,能夠令她動心的話,她自然也不會吝嗇,一定會拿出更好的東西。

    “柳姑娘,您拿這東西湊數可不行啊,瞧我這個,是一個硯台!”

    詹老板略顯得意地從包裏拿出了自己的東西。

    硯台這個東西,昂貴也昂貴,便宜也便宜。

    硯是一種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

    中國四大名硯是指甘州的洮河硯、東廣的端硯、安省的歙硯、晉州的澄泥硯,它們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優質名硯。

    也有人主張,以然硯石雕製的魯硯中的徐公石硯代替澄泥硯,以及東山的紅絲硯合稱四大名硯。

    硯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

    硯台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曆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

    張元看得出來,詹老板手中的那可是絕對正宗的老坑洮河硯。

    自唐代成名以來,老坑洮硯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

    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晁無咎《硯林集》中有詩並銘:洮之崖,端之穀,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溫。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

    金代元好問曰:王將軍為國開臨洮,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钜萬,其於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

    近代“老坑洮硯”作品屢次作為國禮贈與國外元,敦煌菩薩硯以甘州政府名義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相竹下登。

    洮硯老坑石在四大名硯中儲量最少、最難采集,特級老坑石早在宋末就已斷采,現在每得一塊洮硯特級老坑石都相當於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收複洮硯石材產地洮州,被封為趙土司管理礦區,洮硯被選為皇宮貢品,隻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夠擁有,百姓隻是聽聞甚至難得一見。

    趙希鵠《洞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可見洮硯老坑墨不弱於端硯老坑,但采集難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難獲取。

    郭培元《論洮硯》:“世人知洮硯之妙,至有勝端歙之處。自宋以後名隱而不顯者,因地處邊陲,得之不易,兼無專書著錄之故,非才不良也,誠為憾事”。

    已道出洮硯雖有勝端、歙,但自宋之後老坑石逐漸絕跡,得之不易。

    洮硯老坑石的稀缺在市場上尤為明顯。

    《甘州洮硯誌》記載:“凡物產於舟車交經之區,則其名易彰,而播易遠(諸如端、歙)。

    產於梯航難及之鄉,則其名不彰,而播不,物因有幸有不幸歟!

    隴上鄙處西北(諸如洮硯),關山險阻,而彼洮石之綠沉澤膩然胎孕者,實不幸產於斯土,則其名不若端與歙之彰,其播之不若端與歙之遠且,自不待論,此洮石之一厄也。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