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三六章 學無止境(2/2)

    先鏽就是不典型開門。但是否是新仿還是用老器用藥水洗過的,還需要細查……留作資料。

    ——此爐為南宋鬲式琴爐,上麵本來有很自然的鏽,要用特殊調配的藥水才能洗掉。

    但因賣家不懂,用什麽東西慢慢的磨把原來的皮弄壞了,但卻露出了純正的宋代銅煉法造出來的精銅,區別於民間私練的摻錫或摻鉛的毛銅沙銅。

    難得的宋代官造銅器的標本……留作資料。

    ——這件玉環皮殼開門,屬於高度鈣化的地方玉種盤開後隔一段時間又重新回沁的特征。

    下線戰國。

    鑽孔的工也很清楚,但麵坨的工看著模糊,形製也奇怪。所以留作資料,闕疑待考。

    ——此殘片集中了南朝嶽州窯裝飾技藝的幾乎所有特征,捏塑,帖塑,印模,點彩,戳印,剔劃,刻畫等等。留作標本資料。

    ——此佛頭應對,青州的,滅佛時期燒掉後入土的特征。

    頸部下這個孔原來是藏家配木座插擺的。

    ……

    很多照片是早年拍的,或因匆忙,或因客觀條件所限,多數不甚清楚。

    另有一類的,隻言間,少了些技術性的生澀,多了些鑒賞的趣味:

    ——此石雕頭可能取自脅像迦葉。刀法簡練有力。重要部位如雙眉額上皺紋口唇等,線條遒勁有力,似未加思考,一鑿而就。可見刻者有高度的技藝和自信。

    ——此像饒唐風,又早於宋,故定為五代……近年在出土五代彩繪中亦見到此類髻開像。對比所見,麵容各有千秋。

    ——麵豐滿,眉目修長,神情恬靜。頭微前俯,實在聆聽眾生祈禱傾訴……

    ——此像元代,身軀微微向前,拱手而立……據此姿態,可能原為一組塑像中之侍像位,其麵貌飽滿開朗,神情憨直純樸,位置案頭,不時引人移目相對。

    ——薄唇,高鼻,朗目,清眉,內心純潔智慧圓通者,自然有此莊秀儀容,恬靜氣度……此像左足腳心朝上,指分如掌而拇指微拗,右足拇指上翹似波動有聲,形態頗具生人性靈。

    ——柔韌的腰身,純正的月白,所見之無論出土器抑或傳世器中,未嚐有器型釉色水準比得此件的。

    ——此建盞形製氣度釉色等等,剛剛好,如此般周身泛起隱隱的金屬光澤,通達而不刺目,亮潔而不灼眼,看似普通實則殊為難得。

    ——此器剖麵接近橢圓,癭節孔穴,錯落有致,久經摩挲圓潤無比,更因壁厚底厚,所見紫檀料隨形筆筒,其穩重樸實,未有出其右者。

    ……

    類似的評語,張元看完之後都覺得十分精準,他畢竟大多數鑒定還是靠的鑒字訣,所以對於此人這些評語,都十分欣賞,甚至用手機拍了下來,打算回去慢慢揣摩。

    畢竟很多時候,你鑒定一件東西,別人也會問你怎麽評價。

    很慚愧,張元畢竟還年輕,評價上不如老先生們老練,這還是真得多練練才行。

    看了一會兒書,張元跟一個叫五爺的人聊了起來,的無非還是古玩收藏之類的事情。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