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三零章 料器(2/2)

    一些乳化玻璃所製成的“玉飾”批價格也就是幾十元,而一旦到了銷售市場,售價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

    由於此類材料所製成的“玉器”與和田玉極為相似,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別,因此較之其他和田玉的仿品而言,具有更大的欺騙性。

    還有一種叫高筋玻璃。

    脫玻化玻璃算是最初的仿和田玉料器,之後又出現了一種與和田玉更加相似的玻璃料器,那就是高筋玻璃。

    高筋玻璃是一種很具有欺騙性質的東西,外觀酷似和田玉,具有高白,有結構,高硬度的特征,比較耐摔。

    常見冒充手鐲、平安扣等素件,加入顏料,還可以用來冒充糖玉、碧玉,這是一種容易讓人看走眼的材料。

    高筋玻璃不僅外觀酷似和田玉,還比較耐摔,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加入顏料,還可以用來冒充糖玉、碧玉甚至市場上比較受青睞的黃沁料,以牟取暴利。

    而之所以高筋玻璃比較像和田玉,是因為它也有若隱若現的結構,這需要初學者學習了解以資區別。

    但高筋玻璃的局限性也是有的,比如它結構呈現象片狀分布或點狀分布,過於均勻,沒有水線或者明顯的塊狀棉,最重要的是比重要比真品要輕許多,上手後隻要心理有防備一般不會吃藥。

    基本上現在市場上假冒玉石用的玻璃就這麽三種。

    隻可惜大多數玩玉的人都不知道,甚至聽都沒聽過。

    那位專家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實在算是比較中用的,真正的新手玩玉,那不叫玩玉,那是被玉玩啊。

    當然了,很多東西也有例外,你比如這個攤位上的珊瑚樹,在張元看來,絕對是真品無疑了。

    他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以比較低的價錢將這東西買到手。

    想到這裏,他走上前笑著問道:“老板,你這珊瑚樹多少錢啊?”

    攤主聽他有本地口音,所以猶豫了一下,這才道:“十萬!”

    如果是外地口音,那他直接就要價二十萬,甚至三十萬了。

    沒辦法,本地人太熟了,一旦出了事兒,被找到的可能性非常大。

    “便宜點如何?”

    攤主搖了搖頭道:“十萬塊,少一分錢都不賣。”

    張元有點納悶,按理,這買賣東西,總要有個討價還價的餘地吧,這直接把後路堵死了,看起來應該是急需要錢,又不願意低價賣才會這樣。

    因為低價賣的話,錢就不夠用了。

    “可以看看嗎?”張元又問道。

    “當然,不過你可得心著點,這是寶貝,弄壞一點點,你未必賠得起。”攤主道。

    張元沒話,隨手從口袋裏取出了放大鏡和手電筒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個時候,旁邊那玉器專家搖了搖頭,對一旁的朋友道:“唉,今又要有一個冤大頭了,這夥子一看就是個新手。”

    “哦?這也能看出來?”

    那朋友問道。

    “當然了,很多新手買玉喜歡帶上各種裝備,放大鏡,刀、手電筒……對於有經驗的玩家,一般情況下看籽料的真假是不需要放大鏡、刀什麽的,帶上一個強光手電就可以了。”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