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零零章 花錢(2/2)

    正因為花錢有多種亮點,花錢收藏隊伍中不但包括了古錢收藏者,而且也包括了古文化愛好者,藝術品愛好者等等。

    在中外眾多貨幣之中,中國花錢是獨特的一族。

    從用途上看,它們不具備任何貨幣的功能;從外觀上看,它們卻都被鑄成錢幣的形狀。

    眼下,花錢收藏相當熱門,部分品種的價格甚至已經過了同檔次收藏錢幣,真可謂不是錢幣勝似錢幣!

    “好的花錢比真正的古錢幣還值錢。”

    張元補充道。

    “好在鐵柱家的藏品體積都很,否則像他家這樣的鬥室實在難以容納。”村長。

    “老人家是個行家啊。”

    張元翻看了一陣之後感慨道。

    鐵柱奶奶對藏品的收納細致而有條理,從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國的花錢,按照年代和功用的不同,分類收納於不同的盒子內。

    對於一些頗具特色的花錢,他又用紅色的繡花線穿過花錢中間的孔將其固定於黃色絨布上,便於展示和欣賞。

    據這位村長介紹,鐵柱奶奶從1979年開始收藏花錢,至今數量已不下枚,其中既有珍品也有普品,不過普品多珍品少。

    因他最早是從收藏古錢幣開始的,因而他收藏的古錢幣數量也不菲,可能多達幾千枚。

    “最初是在家裏找東西,無意間現什物架下有幾枚古幣,古幣上鑄印的篆字挺不錯,就收存在盒子裏,閑時拿出來玩玩。過了兩年去老家辦事時,又從親友那裏見著十幾枚,從此開始收藏古錢幣。”

    這是村長從老人家口中聽到的,他現在轉述給了張元。

    “鐵柱奶奶以前過,從古錢幣收藏到花錢收藏是一個很自然的過渡,但我不是很懂。”

    村長苦笑道。

    他不懂,不過張元懂。

    老人家之所以這麽,主要是因為花錢是中國古錢幣的分支,具有錢幣的形狀隻是不作貨幣流通,所以很多古錢幣藏家也會收集花錢。

    花錢最早出現於漢代,曆代官方和民間都有鑄造,主要用於鎮庫、開爐、祝壽、賞賜等,因其鑄有圖案花紋故稱之謂花錢。

    花錢可分為無字花錢、吉語花錢、錢文花錢、生肖錢、神靈仙佛花錢、棋琴馬錢和鄰國花錢等。

    “鐵柱奶奶還過,她剛開始收藏花錢,這東西還是一個冷門的品種,古玩市場上的花錢隻需花幾元到幾十元就能買到,且少有人問津。”

    村長繼續道:“她她之所以選擇收藏花錢,是對花錢圖案上的曆史典故頗為著迷,一個花錢一個故事,而且花錢要麽是傳世的,要麽是土出的,屬於不可再生品,將來也隻會越來越少。”

    聽村長的話,張元倒是聽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兒。

    老人家的收藏經曆與現在新富階層的收藏截然不同。

    她親曆了中國古玩收藏市場從無到有的變遷。

    按照老人家自己的法,他自己最初是打著手電筒逛鬼市,後來又是每逢雙休日雷打不動逛地攤和古玩市場的千千萬萬收藏大軍中的一員。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