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五二一章 馬腳(2/2)

    不得不,這王寶寶的手藝還真是非常讚的,炸醬麵做得味道很好,吃的人是口齒留香。

    秦飛雪看張元如此鎮定,也沒什麽好的了,幹脆也吃起了麵。

    一碗麵吃完,就聽到隔壁“叮叮當當”有什麽聲音在響。

    張元起身走過去一看,裏麵有二十幾個人正在忙碌著清點古錢幣的數量。

    清點之後的古錢幣直接就裝箱了,他過來的時候,已經裝了幾個箱子,大概幾千枚古錢幣。

    “你們這麽做不厚道吧?”

    秦飛雪也跟了過來,看到後忍不住道:“你們裝箱之後,我們就沒辦法複檢了,誰知道東西是好是壞?”

    “雪,我相信王老板的為人,就這樣吧。”

    張元攔住了秦飛雪。

    他可不是真得相信王寶寶,而是因為他用鑒字訣看過了,那些箱子裏頭的確裝得是古錢幣,而且都是真的,跟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樣。

    所有的古錢幣,表麵的銅鏽都非常自然,沒有絲毫堿咬的痕跡。

    即便是沒有銅鏽的古錢幣,通過鑒字訣看的時候也能現,上麵的銅鏽應該是被處理過了。

    畢竟這些古錢幣並非同一個人收集的,所以每個人收集古錢幣的習慣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喜歡不除鏽。

    而有的人則喜歡除鏽。

    除鏽的好處很多,主要是能夠仿製古錢幣進一步氧化變爛。

    當然不除鏽也有不除鏽的好。

    有些銅鏽就是然的保護層,看起來還古色古香,能夠給銅錢增添出足夠的曆史底蘊。

    “你們繼續清點,我先把玩把玩。”

    張元笑了笑,走到一個箱子跟前,打開之後看了看,箱子裏的古錢幣已經被分類了。

    比如這個箱子裏頭,它就沒有布幣、方孔兄、民國的銀幣,而是單純的刀幣。

    隻不過更細致的類別劃分就沒那麽清楚了。

    這裏頭主要就是齊刀、燕刀和趙刀三種,三種刀幣的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隻要是熟悉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很明了了。

    齊國刀幣通高約17厘米,重約4~55克,是各國刀幣中形體最大的。

    也有極少數形體較。

    刀柄略帶彎曲,刀身正麵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齊俆邦長法化”之類的錢文。

    值得一提的是,齊刀含銅量是最高的,也是戰國刀幣之中最精美的一種,存世價值高的也基本都是齊刀。

    趙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稱“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

    燕國刀幣上多鑄有一“明”字,故這種刀俗稱明刀,較齊刀輕,通高約1~14厘米。

    早期的形體較大,刀背略彎,刀身上寬下窄,通高約14厘米,重1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為一字;

    中期的形體比早期的略,“明”字作“乽”;

    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寬,刀背較直,柄向內屈曲明顯,刀重減輕到1克左右,“明”字寫成“債”,有人誤釋為“匽”或“易”。

    (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